海洋与权力

海洋与权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英] 安德鲁·兰伯特
出品人:博集天卷·读行者
页数:384
译者:龚昊
出版时间:2021-4-1
价格:8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726004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海洋战略
  • 海洋政治
  • 地缘政治
  • 海军力量
  • 海洋资源
  • 国际关系
  • 海洋安全
  • 海洋历史
  • 蓝色经济
  • 海洋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荣获了2018年吉尔德·勒曼军事历史奖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全球海洋史领域知名学者、英国历史学家安德鲁·兰伯特的核心著作。

这本有着“大思考”意义的作品,讲述了海权国家曾经的辉煌时代与未来的方向,探索古往今来中等国家如何有意识地打造以海洋为核心的特色,深度剖析海陆文明的根本冲突与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

在这书中,作者着眼于五个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的海权国家:雅典、迦太基、威尼斯、荷兰、英国,探讨其与生俱来的独特的海权文化如何使得它们获得了超越自身疆域规模的成功,成为盛极一时的“海洋霸主”。但当陆权与海权的冲突日益鲜明,全球格局因之发生剧变之时,“海洋”的地位开始被重新思考和定义,这也是我们今天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简介

安德鲁·兰伯特(Andrew Lambert),英国历史学家,伦敦国王学院劳顿教席(为纪念知名的世界海军史学家约翰·劳顿教授创建)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成员,海洋研究学会安德森奖章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海军史及海陆地理框架下的文明史,著有《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 War at Sea in the Age of Sail)等书。

目录信息

前言
导言 作为文化的海权
第一章 创造海权身份
第二章 构建海权:雅典、民主制和帝国
第三章 烧掉迦太基舰队
第四章 贸易、战争和仪式:威尼斯的海权国家
第五章 “我们为了巨大的利益开拓海洋”:荷兰的海权国家
第六章 海洋国家与海外帝国:一个角度问题
第七章 大陆国家的海军
第八章 英国:最后的海权
第九章 今天的海权
结论
附录 作为文化的海权:概念的备忘录
【各方赞誉】
本书通过一条引人入胜的地缘政治时间线呈现了“一种观念的历史,以及它跨越时间的传播”……(书中有)许多富有争议性的见解……赫尔曼·麦尔维尔把海洋称作“被水覆盖的那部分世界”,本书对长期存在于这部分世界里的机会和风险做了个绝妙的概述。
——威廉·安东尼·海,《华尔街日报》
令人叹服……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加里·安德森,《华盛顿时报》
在本书中,兰伯特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布匿战争、威尼斯人与荷兰的海外帝国,以及英国与欧洲的陆上霸主(包括西班牙—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路易十四和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威廉二世和希特勒时期的德国等)之间一再发生的战争做了发人深省、富有洞见的分析,完美地融入了这个宏大的主题。
——《亚洲书评》
兰伯特无疑是当今最具有洞察力的海军历史学家。他涉猎广泛,对他的主题十分敏感。然而,这是一本十分严肃的书……在未来几十年里,它将成为大学中的标准教科书……我认为这本书令人钦佩。
——杰拉德·德根,《泰晤士报》
他的书完全符合我们所有的评判标准,即独创性,出色的研究,绝佳的文笔和出色的可读性。其他三本入围图书都是军事历史领域的优秀作品,但兰伯特这本我们认为是最好的。
——安德鲁·罗伯特教授,吉尔德·莱尔曼军事历史奖评委会主席
这是一部关于海权与制海权思想极好的、急需的、长视角的历史叙事。它展示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布匿战争史这些古典遗产是如何在500年间影响国际政治的修辞学、语法、隐喻和图像学的。这本书文笔优美,结构合理,还引发了一场关于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海权与制海权的讨论,这场讨论重要且富有争议性。
——理查德·哈尔丁,《现代海军史》作者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接近70%的面积是被海洋所覆盖的,所以在太空中俯瞰地球,跃入眼帘的是一颗蓝色的球体。海洋不仅仅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之地,并且对这个星球的生态系统进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事实上,海洋对于人类的影响绝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生态环境,它对于一个...  

评分

评分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接近70%的面积是被海洋所覆盖的,所以在太空中俯瞰地球,跃入眼帘的是一颗蓝色的球体。海洋不仅仅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之地,并且对这个星球的生态系统进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事实上,海洋对于人类的影响绝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生态环境,它对于一个...  

评分

文/徐谌辉 这本书简直太棒了,让我茅塞顿开,解释了困扰我多年的一些关于中西文化上的疑虑。准确的说,这本书从另一种角度重新定义了政经文化。 本书认为,所谓海权国家,并非是指沿海国家,而是指其思维是海权的国家,相对的是陆权国家。比如日本虽然是个岛国,但是其本身思维...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以欧洲为中心、从文化/身份角度写作的海权史,仍持海陆对立的观念。关于文化/身份性海权与战略性海权的划分颇有启发,是对马汉以来战略性海权史的补充。

评分

安德鲁·兰伯特,伦敦国王学院劳顿教席教授,本书是其撰写的一部海权国家史,或这本书的英文名字直译就是海权国家。其实我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一点都不会感觉到陌生,这本书的核心逻辑就是海权与陆权的对抗,虽然他在书的导言中,对于马汉的海权理论进行了批判,其实从内容上是认为马汉的海权还是基于陆权观,而他认为海权应该独立于陆权,成为与陆权对立的权力,因此,他比马汉的海权观念更为激进,这本书其实就是申述这样的基本观点。本书选取了雅典、迦太基、威尼斯、荷兰与英国作为这种典型海权观念的国家,并将其与波斯、罗马、法国和美国苏联的斗争结合起来论述,不断申说海权作为独立的文明,有其开放、自主、独立的价值观念,这与陆权强调统一的文明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有点给英国自吹自擂的味道了,把自由主义包装成海权理论,非常的有趣

评分

一本好书。“海权”考古学,令人信服。

评分

我来说说本书吸引我的几点:1,作者长得还挺帅,领带都是印花红色,够闷sao啊;2,书很厚重,封面烫金质感特别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蓝黑配色也是非常有档次的;3,内封是做旧感(我甚至更喜欢内封 ̄□ ̄||),米色,感觉旁边应该搭配一只鹅毛笔;4,参考文献,竟然有好几页好几页······5,猛吸了一下书页,没有劣质的难闻的味道;6,当然,最好的还是内容,妙。

评分

汉尼拔没有走海路进攻罗马是因为桨帆船和港口的局限吗?明明是因为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内斗,无法海陆协同作战。坎尼会战之后,汉尼拔没有进攻罗马城,是因为兵力不足,而不是出于所谓自由民主思想的平衡观念。荷兰和英国的海权也不是出于所谓的自由民主思想,而是欧洲东方贸易通道断绝以及火炮的引入,触发了大航海时代,此时的欧洲大陆强国却忙于内斗。全书槽点不下二十处,无力一一吐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