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了解抑郁,老奶奶也能看懂的心理书——当代社会,抑郁症得到了如此多的关注,“抑郁”二字频繁出现。与此相伴的,是对这个词的滥用。抑郁到底是什么?抑郁者的心理世界是什么样的?抑郁症能治愈吗?
《我抑郁了吗:抑郁者自救指南》是资深心理咨询师为抑郁者写的自助读物。从抑郁者的内在感受,不同类型的抑郁,到抑郁的成因,再到如何行动,自救或助人,本书提供了一些新的理解抑郁症、理解自己的角度,帮助抑郁症者及抑郁型人格者改善内心状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径,认识抑郁,走出抑郁;也帮助读者减少对抑郁固有的成见和担忧,增进对抑郁问题的了解;同时启迪读者对生命、生活环境做更深入的思考。
于玲娜,浙江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毕业。心理咨询师、督导师,日本东京映心堂心理创始人。业余从事小剧场表演多年。具有10余年心理咨询从业经历,超7000小时咨询经验。在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疑病以及躯体化问题、轻度人格问题、女性成长、创伤陪伴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心理写作者,长期撰写心理学科普文章,并开设知识付费课程“如何与人格障碍型家人相处”,广受欢迎。译有《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
有些人写书是为了自身的名利。 有些人写书是为了对他人有帮助。 于玲娜的这本书是后者。 作为自助类图书,《我抑郁了吗 — 抑郁者自救指南》并不像多数同类书籍那样只提供情绪价值。 《我抑郁了吗 — 抑郁者自救指南》是在提供情绪价值的基础之上,提供走出抑郁的专业多角度的...
评分一本讲述抑郁症的书,却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谛:幸福是什么?幸福既不是得到了什么(亲密关系或者人生意义),也不是忘记了什么(创伤经历或者负面感受),也不必然是活得更轻松,甚至不必然是症状的完全消失,而是:更完整、更真实地活着,有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勇敢投入其中...
评分一本讲述抑郁症的书,却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谛:幸福是什么?幸福既不是得到了什么(亲密关系或者人生意义),也不是忘记了什么(创伤经历或者负面感受),也不必然是活得更轻松,甚至不必然是症状的完全消失,而是:更完整、更真实地活着,有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勇敢投入其中...
评分一本讲述抑郁症的书,却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谛:幸福是什么?幸福既不是得到了什么(亲密关系或者人生意义),也不是忘记了什么(创伤经历或者负面感受),也不必然是活得更轻松,甚至不必然是症状的完全消失,而是:更完整、更真实地活着,有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勇敢投入其中...
评分后疫情时代,大众对于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相关议题的关注变高。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相关领域中的知识,甚至想要成为咨询师。 其中不乏受了市面上一些畅销书籍/爆款文章的过度影响而走偏来的人们。 此类畅销类书籍,通常会有这么几个特点: 从结果反推成因,过度概念化某个个人的经...
读完心里有种放下的感觉 其实反思自己,导致抑郁的原因有很多,也反反复复持续好几年了,不可能就让一本书就治愈了。有些事情还要慢慢地做,但这本书能做的,已经足够了
评分我职业生涯中关于抑郁的一半工作经验在这本书里,剩下一半是因人而异的,有兴趣欢迎来找我咨询。助理微信号:yingxintang01。
评分流畅且通俗,是很好的普及性著作啦
评分读完之后决定放过自己,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抑郁,但是其中很多关于接纳自己接纳情绪的方法让我在深夜不再那样恐惧,我会一点点尝试书中给出的所有建议,找到自己最合适的方式,希望自己未来会慢慢变好的。
评分我觉得是中文世界里数一数二的相关书籍了。写得很清楚明白。偏重心理分析,而不是药物治疗。我觉得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的抑郁。强烈推荐16-18节,我觉得是非常实用的自我调整的方法。说句题外话,我最近在喜马拉雅听广播一直听到让人去学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广告,满18岁就行,还说未来有很大岗位需求。我真的是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奔过。心理咨询行业的门槛真的不是这么低的,也不是轻轻点个链接,听几个网课就有资格拿证书了。我估计中国人的心理问题未来几年只会越来越糟糕。所以还不如买这本书来备着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