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中國王朝時期戶籍賦役製度在地方社會實施過程入手,嘗試探索一種關於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社會變遷和國傢轉型的解釋路徑。作者認為,戶籍製度是中國王朝時期國傢統治與社會整閤最重要的基礎之一,明清時期的裏甲製由以人丁事産構成的傢庭為核心衍變為以田地賦稅為核心的戶籍係統,建立在一條鞭法下財政白銀化和賦稅定額化基礎上的這一深刻轉變,同地方基層社會發生的變遷過程互動,從而確立起一種新的“國傢—社會”體製。
劉誌偉,1955年生於廣東省韶關市,1983年中山大學曆史係研究生畢業,現為中山大學曆史係教授。曾任中山大學曆史係主任,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曾在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國外以及颱灣、香港地區的多所大學做訪問學者或客座教授。論著有《在國傢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裏甲賦役製度研究》、《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傢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形態基礎》,1983年起一直在中山大學從事明清社會經濟史教學與研究。
一、内容概要 本书以广东为考察对象,详细介绍了从明代到清代前期的户籍制度、赋役制度的实施和演变,试图以此为视角,观察明清时期的官民关系(即本书题目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户籍制度是历来统治者为了控制人民、剥削财物而制定的,为此,统治者也给有户籍的人...
評分一、内容概要 本书以广东为考察对象,详细介绍了从明代到清代前期的户籍制度、赋役制度的实施和演变,试图以此为视角,观察明清时期的官民关系(即本书题目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户籍制度是历来统治者为了控制人民、剥削财物而制定的,为此,统治者也给有户籍的人...
評分 評分对于非本领域的我而言,·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还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本好的著作,往往永垂不朽的,还是提供了一种怎样的方法。 就本书而言,内容实则相当精炼,就讲述了明末清初发生的赋役制度改革。全文紧扣此主题,对广东地区这一制度的沿革透彻阐述。这种研究应当就是一种大...
評分大约一个月前,花了一个周时间,来读这本书。之所以要花一周时间,有客观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其实每天只有一点时间来读这本书,主观方面,这本书写的实在太好,使我不能不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来,读普通书的扫描式的办法在这书上是不适用的。 读完的笔记记了很厚,所以本来是...
看社會經濟史的書總是很纍,還總犯睏,隻能說自己真的不是這塊料。主體內容不評價,附錄三尤其可看。 「明清時期賦役製度的改革,中心是解決地方財政的問題。」p4 「裏甲戶籍既是政府統治的手段,又是國傢控製權力的象徵。」p65 「一切賦役用銀繳納.......裏甲戶與政府的關係就轉變為納稅人與政府的關係瞭。」p134 「國傢的編戶齊民政策不僅是一個政治和行政的議程,更是一個文化的議程。」p267
评分我感覺我隻懂瞭三四成。
评分【2022014】於我而言算是地方層麵製度史啓濛之作(製度解釋得太清晰瞭orz),加深瞭對戶口和賦稅的認識,也重溫瞭之前瞭解過一點的華南社會經濟史。製度的藍圖與運作、製度與人都有兼顧。尤其喜歡附錄的曆史學與人類學的結閤。寫作上,結論多重復幾次是好事,但感覺重復過於多瞭orz
评分看社會經濟史的書總是很纍,還總犯睏,隻能說自己真的不是這塊料。主體內容不評價,附錄三尤其可看。 「明清時期賦役製度的改革,中心是解決地方財政的問題。」p4 「裏甲戶籍既是政府統治的手段,又是國傢控製權力的象徵。」p65 「一切賦役用銀繳納.......裏甲戶與政府的關係就轉變為納稅人與政府的關係瞭。」p134 「國傢的編戶齊民政策不僅是一個政治和行政的議程,更是一個文化的議程。」p267
评分看社會經濟史的書總是很纍,還總犯睏,隻能說自己真的不是這塊料。主體內容不評價,附錄三尤其可看。 「明清時期賦役製度的改革,中心是解決地方財政的問題。」p4 「裏甲戶籍既是政府統治的手段,又是國傢控製權力的象徵。」p65 「一切賦役用銀繳納.......裏甲戶與政府的關係就轉變為納稅人與政府的關係瞭。」p134 「國傢的編戶齊民政策不僅是一個政治和行政的議程,更是一個文化的議程。」p267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