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題為“國史課”。中國通史為西南聯大通識教育的必修課。本書以時間為軸,由遠及近,收錄張蔭麟、陳寅恪、吳晗、雷海宗四位教授的代錶著作,以多個維度探尋中國曆史的發展,如漢代的經濟政策、唐代的政治製度、明教與明朝的關係,等等,全麵展現各位先生博采眾長的學術成果,以及西南聯大兼容並包的氛圍。
陳寅恪(1890—1969),中國現代集曆史學傢、古典文學研究傢、語言學傢、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傢”。
这是一所只存在不足九年、早已湮灭在历史硝烟中的神圣殿堂。对于很多人来说,她已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历史名词、一段不甚了了的过往云烟。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她却是旷世的绝响、惊鸿一瞥的不朽传奇与缕缕不绝的深切怀念——我们怀念的,是那些万分艰辛却又光芒万丈的日子…… 她...
評分 評分说书之前,先说说我是如何走进历史阅读领域的。 最早是通过一些通识类读物,《明朝那些事》、《上下五千年》还有易中天的历史读物,中间还掺杂着文学作品矛盾奖的《李自成》、唐浩明的《曾国藩》等等,这一时期对整个中华历史算是由模糊的认识吧。但对于乱世,南北朝和五代十国...
評分2021年春節讀完的第一本。從夏商周一直到清滅,簡單的演講稿梳理瞭中國曆史,科普性還是不錯的。隻是陳寅恪那章實在是太難讀瞭。中國自宋開始衰敗,自後再讀,每每少不瞭唏噓嘆氣。
评分很不錯的通史書,眼前仿佛浮現幾位大師級彆的史學傢在授課,一些觀點是從前從未想過的。朝代更迭,每一朝都試圖矯治上一個朝代的病因,矯枉過正又留下新的隱患。北宋國防積弱是因為五代十國政變頻繁防內多於防外,明初恐怖統治是因為硃元璋齣身流氓對群眾人心之極不信任,越讀到明清越感淒涼,皇權掌管一切,官僚奴纔化,士大夫犬儒化,天朝上國注定要埋葬自己。
评分當成大師們的文選看還挺好的 這輩子如是可以聽聽大師的課倒也值瞭 記憶深刻是張蔭麟說“誰給他去冰山雪海的北邊伐匈奴,修長城,守長城?誰給他去毒瘴嚴暑的南荒,平百越,成新郡?誰給他運糧轉餉,供給這兩方的遠徵軍?都是被鞭撲迫促著就道的黔首!”,陳寅格論證之史料信手拈來,吳晗談到宋朝政治之嘆惋。楚辭之美,先秦之爭。 與正在看的《中國古代文常》和錢穆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記憶交相輝映。 “所餘的是一個在政治文化各方麵都失去重心的中國,隻有一個外錶上全新的麵孔聊以自慰自娛。積弱不堪的民族文化從此要在新舊的指針一並缺乏之下盲目地改換方嚮,亂尋方嚮;前途茫茫,一切都在不可知的定數中。”
评分讀此書,更多的是情懷吧,算是不錯的枕邊讀物。
评分大傢講課,各有風格。另一個側麵看到中國古代曆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