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玛格丽特》是苏联俄罗斯作家米·布尔加科夫最重要的作品,被誉为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家为此呕心沥血,八易其稿。小说将现实与神话融为一体,揭示了惩恶扬善等主题。
法国的《理想藏书》对它推崇备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称它“精妙绝伦”,艾特玛托夫视它为前苏联文学艺术性的顶峰。小说以1929年的莫斯科为背景,间或涉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书中的许多情节和细节或辛辣或诙谐地讽刺了现实中的恐怖、腐败、虚假、不公、低效和愚昧。
我想,布尔加科夫在烧毁《大师与玛格丽特》手稿时的心情,应该和小说中大师烧毁倾注他全部心血和热情却不允许被出版的小说手稿时的心情一样,绝望、恐惧、暴躁、无奈又疯狂。不同的是,大师住进了疯人院,而布尔加科夫选择了重写《大师与玛格丽特》(又名《撒旦狂舞》)...
评分我想,布尔加科夫在烧毁《大师与玛格丽特》手稿时的心情,应该和小说中大师烧毁倾注他全部心血和热情却不允许被出版的小说手稿时的心情一样,绝望、恐惧、暴躁、无奈又疯狂。不同的是,大师住进了疯人院,而布尔加科夫选择了重写《大师与玛格丽特》(又名《撒旦狂舞》)...
评分别逗了,人都是要死的。1940年3月10日,列宁格勒,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死了。与此同时一位骑士低空掠过莫斯科,旗正飘飘,马正萧萧。 大师走了,他终于不用面对哪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哎呦,你怎么还没死?”布尔加科夫是个反动作家,以歌颂叛军曝得大名,...
评分只管静默,不要作声 ——读《大师与玛格丽特》 □任晓雯 一 1930年的苏联。肃反、骚乱、饥荒……空气中弥漫着不安。被视为国家英雄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莫斯科寓所开枪自杀。一个文学的肃杀时代到来了。 该年3月28日,小说家布尔加科夫给斯大林写信,希望得到莫斯科艺术剧院...
评分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66年苏联时候发行的书。数起来,苏联时期的书也看了好几部了,最早看到的是最喜爱的<日瓦戈医生》,之后是《静静的顿河》,然后有后来才知道名气的索尔仁尼琴的《一天》,最近看布尔加科夫,同样是看了才知道这人是有名气的。而高尔基始终被排...
我信仰上帝
评分【2020-008】这是一本魔幻之书。看似闹剧,却似现实;看似撒旦,却似光明;看似爱情,却似信仰。我喜欢沃尔德大闹莫斯科的黑色幽默,喜欢玛格丽特甘愿做女巫与魔鬼协商的勇敢、智慧与善良。而这作者所化身的大师,难道不是沃尔德的创造者,不是最后故事的终结者?真与幻交织着,是大师心中与胆怯的抗争史。在大肃清的年代,在所有人都互称为公民的年代,被剥夺了所有的作品出版权的布尔加科夫,便是这书中的大师,坚持写作,用文字对抗。
评分出于对俄罗斯文学的畏惧,我直到上大学才看这本书。第一次去广州的时候我在摇晃的火车上看完,觉得整个人的意识都陷入了一种摇晃。博尔赫斯说这书前1/3乱七八糟,后面才是震撼,诚不我欺。这本书让布尔加科夫无愧成为传奇。
评分名字鸡肋但读了才晓得很不错惹 (比红与黑好看)
评分出于对俄罗斯文学的畏惧,我直到上大学才看这本书。第一次去广州的时候我在摇晃的火车上看完,觉得整个人的意识都陷入了一种摇晃。博尔赫斯说这书前1/3乱七八糟,后面才是震撼,诚不我欺。这本书让布尔加科夫无愧成为传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