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作為方法

把自己作為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文藝齣版社
作者:項飆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
出版時間:2020-7-1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176953
叢書系列:單嚮街/單讀
圖書標籤:
  • 項飚
  • 社會學
  • 人類學
  • 談話錄
  • 吳琦
  • 社會
  • 2020
  • 單讀
  • 自我成長
  • 思維方法
  • 個人發展
  • 認知提升
  • 反思實踐
  • 內在探索
  • 方法論
  • 行動指南
  • 心智模式
  • 自我覺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兩代學人,跨越北京、牛津、溫州、杭州、上海五地,曆時三年完成瞭這場談話。從項飆教授的個人經驗切入,追索一係列超越自我的問題,其中涉及對中國社會半個世紀以來的變化、知識共同體、全球化與民粹主義、人類學方法論等題目的思考。這本書提供瞭一份對話實錄,也給齣瞭一種審視問題、 思維操練的方法——在自我泛濫的潮流中,如何給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創造性地建設身邊的小世界,在思想受睏的社會,如何迴答宏大的命題。

著者簡介

項飆,1972年生於浙江溫州,1995年在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完成本科學習,1998年獲碩士學位,2003年獲英國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現為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德國馬剋斯·普朗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著有《跨越邊界的社區: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全球“獵身”:世界信息産業和印度技術勞工》等。

吳琦,《單讀》主編,前《ACROSS穿越》、《南方人物周刊》記者,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下一次將是烈火》譯者。

圖書目錄

代序 重建對話的精神
前言 自我是一種方法
北京訪談
訪談之前
童年圖景
80 年代
北大青年的焦慮
研究“浙江村”
年輕人之喪
邊緣與中心
個人危機
全球化與逆全球化
用80年代來批判80年代
什麼是批判
理解的學問
牛津訪談
訪談之前
牛津記憶
距離感與直接性
人類學的圈子
非虛構寫作
學術不是天職
民族與民粹
新加坡啓濛
“盤根”式共同體
跨國性的自洽的小世界
大學應該尋找例外
個人經驗問題化
新研究
共同理想
鄉紳作為方法
溫州訪談
訪談之前
人的再生産
階層流動的悖論
尋找新的話語
作為中介的人類學
再談鄉紳
尾聲
附錄
項飆著述目錄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把自己作为方法》据近三年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飚和《单读》主编吴琦两位老师的访谈成书,呈现了两位老师对当下中国社会诸多现象因果的探寻。对话从项飚老师的个人成长始,将个人经验问题化,追问原由,理解过程,再到思考应对,反思自身...  

評分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把自己作为方法》据近三年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飚和《单读》主编吴琦两位老师的访谈成书,呈现了两位老师对当下中国社会诸多现象因果的探寻。对话从项飚老师的个人成长始,将个人经验问题化,追问原由,理解过程,再到思考应对,反思自身...  

評分

評分

全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如何认知自己。首先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这里需要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历史中的定位,在自己不同时期的定位,在个人、家庭、社会关系中的定位,他也给出了相应的方法,工具,视角。这其中是以项飙的生活经历,研究内容为主线,来展开对时代,对中...  

用戶評價

评分

項飆太好 發問者五七也好

评分

項飆太好 發問者五七也好

评分

難得的誠懇,難得的熱情。在這雲上的世界,自我是你可以是紮根的田野。

评分

難得的誠懇,難得的熱情。在這雲上的世界,自我是你可以是紮根的田野。

评分

對談的形式讓綫索繁多卻內在統一的內容異常好進入。個人比較被touch到的還是項老師始終有意識地將對話指嚮著“麵對青年”。很多學人麵對青年時常陷入失語或喪失對話興趣,更讓這種努力顯得可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