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美]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
出品人:
页数:235
译者:倪晚成
出版时间:2020-4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551654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人工智能
  • 思维
  • 创造力
  • 心理学
  • 儿童教育
  • 外国文学
  • 明斯基
  • 创造性思维
  • 创新
  • 思维训练
  • 问题解决
  • 想象力
  • 头脑风暴
  • 发散思维
  • 灵感
  • 智力发展
  • 思维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所有教育都是面向未来的,在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之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什么才是适应未来发展教育理念?

马文·明斯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创者,曾投身于OLPC(每个孩子一台笔记本电脑)项目,试图将计算机技术交到全世界儿童手中。本书中有五篇文章来自这个项目,在这些文章中,马文提出了他对于未来教育的理念和见解,指出传统教育更多的是提供思维的内容,而学习者更需要的其实是思维的方法与工具。

在马文看来,学习者是完全活跃的主体,是他们自己思维的创造者。正因为如此,学习者需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磨砺自己的思维技巧,从而养成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阅读本书,你将了解:

·学习领域知识的关键是将目标内化;

·以不同方式理解新事物,才能抓住其本质;

·数学是关于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关于规则的学习;

·深入学习的前提是掌握认知地图和概念地图;

·要培养受教育者趁早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计算思维是以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与自我反思的工具;

·学习具有社交属性,要做好受教育者的引导人。

作者简介

马文·明斯基(1927—2016)

“人工智能之父”“框架理论”创立者。和麦卡锡一起在1956年发起“达特茅斯会议”并提出人工智能概念,1969年图灵奖得主,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工智能学者。代表作包括《情感机器》《心智社会》等著作。

辛西娅·所罗门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教育计算机化先驱,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在BBN工作时,与人合作创造了第一个面向孩子的程序语言。曾任Logo计算机系统公司研发部副总裁、雅达利剑桥研究实验室总监。2016年,辛西娅获得美国国家女性与信息技术中心先驱奖。

肖潇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插画家、钢琴家。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译者简介:

倪晚成

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群体智能决策、数据挖掘与知识计算等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研究,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项。

刘东昌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在智能教育等领域发表论文5篇,申请专利7项。此外,他还作为项目带头人,建成了全国首个教育物联网学生健康大数据平台。

张海东

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对数据挖掘、语义信息处理和智能推荐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有深入研究,在顶级国际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目录信息

推荐序一 教育的智者之钥 (朱永新) / VII
推荐序二 让人工智能为教育赋能 (杨一平) / XIII
推荐序三 向一个领域的开创者学习 (成 甲) / XV
推荐序四 一本面向未来的学习说明书 (李 骊) / XIX
前 言 人工智能的愿景 (辛西娅·所罗门) / XXV
引 言 对于思维的思考 (迈克·特拉弗斯) / 1
导读 马文·明斯基和终极万能工匠玩具 (艾伦·凯) / 15
1 无限的构建工具包 / 35
要理解计算的作用,你需要了解另外两个事实。第一,编写大型
计算机程序就是用较小的过程构建更大的过程。第二,从构建什
么类型的部件开始并不重要!
导读 马文的文章和赋格曲 (哈尔·阿贝尔森) / 55
2 学习数学的障碍 / 61
为什么总有孩子觉得数学难学?我怀疑,这是我们通常从练习
“算术”的技巧开始学习的缘故。在学习算术的过程中,我们专
注于避免各种错误,而非开发创造力。我也怀疑,这种对于避免
错误的强调,会导致许多孩子不仅不喜欢算术,还会在未来抗拒
一切带有技术性质的事物,甚至可能造成对于符号化表示的长期
性厌恶。
导读 马文如何看待学校教育 (加里·施塔格) / 81
3 按年级划分的影响 / 89
绝大多数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消遣甚至癖好),因为这些
与标准课程内容不相关,所以不会被老师重视。然而,最终每个
人都需要在社会中找到一个所属的专业或者职业。尽管大多数人
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整天无所事事。对其本
人来说,这种情况可能是个悲剧,也会给社会带来隐患。
导读 马文关于思考和情感的思考 (布莱恩·西尔弗曼) / 103
4 榜样、导师和印刻者的力量 / 109
我们的高层次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我们在受到某些人的赞扬或指
责时产生的自豪感和羞耻感。但奇怪的是,我们并没有合适的名
字可以用来命名那些特殊的熟人。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词
来表述他们。
导读 计 算 思 维 和 心 智 理 论 对 学 习 的 影 响 ( 沃 尔 特· 本
德) / 131
5 对通识教育的质疑 / 137
毋庸置疑,这种通识教育有助于孩子们理解他们所处世界的许
多方面。但是我却质疑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们应对更加复杂
的现实问题,因为一个人在掌握检索和使用相关知识所需要的
心智技能之前,很难单独使用知识的各个片段。
导读 如何成为更好的思考者 (帕特里克·温斯顿) / 157
6 教育和心理学 / 165
许多人坚信,将自己想象成机器必然会带来令人沮丧的无助感,
因为这意味着你原来是什么就一直是什么,而你对此无能为力。
然而,我认为恰恰相反:将自己视为一种机器可以是一种解放
的想法,因为无论你不喜欢自己的什么方面,你都可以通过修
复漏洞解决!
后记 学习画画 (玛格丽特·明斯基) / 195
附录 马文·明斯基的学术成就和教育经历 / 203
致谢 / 207
注释 / 21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创造性思维”是当下人们普遍比较关心的一个焦点、核心词汇之一。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通过搜索检索可知,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  

评分

“伟大的创造力可以来自简单的规则组合”——这样的话听起来,是不是本身就有创造力作用下产生的作品带给我们的那种感觉?那些明明也是诞生在现实的基础和规则之上的造物,却有着颠覆、推进的力量,所以,不仅出人意料,更使那身上迸发出创造力的人群变得拔乎其萃,成为人们口...  

评分

1969年,素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颁给了40来岁的马文·明斯基。这是一位永远不知疲惫的学习者,他开创了人工智能的新河,开发了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Robot C,提出了虚拟现实的想法。 与此同时,马文·明斯基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钢琴家,他爱好极其广泛,对各方...

评分

“伟大的创造力可以来自简单的规则组合”——这样的话听起来,是不是本身就有创造力作用下产生的作品带给我们的那种感觉?那些明明也是诞生在现实的基础和规则之上的造物,却有着颠覆、推进的力量,所以,不仅出人意料,更使那身上迸发出创造力的人群变得拔乎其萃,成为人们口...  

评分

毒鸡汤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个伪命题,因为你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自己。 本书作者马文·明斯基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你孩子的起跑线可以是一台计算机。 事实上,马文·明斯基老师的建议是:请你的孩子把自己想象为一台计算机。 传统上父母是不会这么想的。 传统上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的最后一本书,由他的女儿整理,他的同事和朋友们做了解读,是明斯基关于教育和创造力培养的论述。通读全书,你会发现大师和我们的脑回路完全不一样。和我们强调人与机器智能差异并努力捍卫人的生存尊严不同,明斯基认为,应该鼓励孩子把自己想象成计算机,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学习就是个发现bug修补bug的过程,它天然就承认系统是有漏洞的,与神童的故事格格不入。这种思维方式的逻辑是,系统可以不断升级,换言之,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而且可以不断发掘。也因此,明斯基所强调的,不是思考的内容——知识,而是思考的方法与工具。这是他在这本书里要告诉我们的重要观点之一。除此之外,他对学校教育、通识教育、数学教育、导师等都有自己的观点。他就像活在未来的人,虽离世四年,仍将继续启发后知后觉的我们。

评分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的教育心得,读来就像在听TED演讲一样,兼具有趣、幽默、通俗和有深度的风格特点为一体,深入浅出又很有见地,比想象中的还好玩。比如马文会把学习计算机比作在搭积木,认为学习计算机编程的核心就是创造出各种可能性,并以此点燃孩子的兴趣。再比如,马文认为学数学不仅仅是在教技能,而是要构建孩子的“认知地图”,把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和数学结合起来,把数学应用到日常中去。对想要挖掘自身和孩子身上的潜能的,读完会觉得受益颇深。

评分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的教育心得,读来就像在听TED演讲一样,兼具有趣、幽默、通俗和有深度的风格特点为一体,深入浅出又很有见地,比想象中的还好玩。比如马文会把学习计算机比作在搭积木,认为学习计算机编程的核心就是创造出各种可能性,并以此点燃孩子的兴趣。再比如,马文认为学数学不仅仅是在教技能,而是要构建孩子的“认知地图”,把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和数学结合起来,把数学应用到日常中去。对想要挖掘自身和孩子身上的潜能的,读完会觉得受益颇深。

评分

这是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的最后一本书,由他的女儿整理,他的同事和朋友们做了解读,是明斯基关于教育和创造力培养的论述。通读全书,你会发现大师和我们的脑回路完全不一样。和我们强调人与机器智能差异并努力捍卫人的生存尊严不同,明斯基认为,应该鼓励孩子把自己想象成计算机,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学习就是个发现bug修补bug的过程,它天然就承认系统是有漏洞的,与神童的故事格格不入。这种思维方式的逻辑是,系统可以不断升级,换言之,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而且可以不断发掘。也因此,明斯基所强调的,不是思考的内容——知识,而是思考的方法与工具。这是他在这本书里要告诉我们的重要观点之一。除此之外,他对学校教育、通识教育、数学教育、导师等都有自己的观点。他就像活在未来的人,虽离世四年,仍将继续启发后知后觉的我们。

评分

在《莱瑟塔档案》里,蜥蜴人告诉人类:人类是外星人基因工程的产物,人类的思维是被设计出来的程序,由于毕宿五人在基因上锁住了人类的思维,所以人类没有思想,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过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有可能会破解DNA,突破思维的限制。假设《莱瑟塔档案》所说的内容是真的,那么如何突破思维限制?我们或许可以从这本书中窥之一二。这本书的作者是人工智能奠基人马文·明斯基,在书中,他探讨了思维以及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工具(尤其针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对未来教育提出了新的见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