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人脑

计算机与人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美] 约·冯·诺意曼
出品人:
页数:62
译者:甘子玉
出版时间:1965-3
价格:7.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32445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
图书标签:
  • 计算机
  • 哲学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与人脑
  • 科普
  • 科学
  • AI
  • 计算机
  • 人脑
  • 人工智能
  • 神经网络
  • 认知科学
  • 机器学习
  • 大脑结构
  • 智能系统
  • 算法
  • 思维过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计算机与人脑》是自动机(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原书是冯·诺意曼在1955-1956年准备讲演用的未完成稿。著者从数学的角度,主要是从逻辑和统计数学的角度,探讨计算机的运算和人脑思维的过程,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书中的许多技术推论带有预测性,尚待今后实验研究及进一步探讨才能判断其是否正确。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部分 计算机
第一章 模拟方法
常用的基本运算
不常用的基本运算
第二章 数字方法
符号,它们的组合与体现
数字计算机的类型及其基本元件
并行和串行线路
常用的基本运算
第三章 逻辑控制
插入式控制
逻辑带的控制
每一基本运算只需要一个器官的原理
由此引起的特殊记忆器官的需要
用“控制序列”点的控制
记忆存储控制
记忆存储控制的运算方式
控制的混合方式
第四章 混合数字方法
数的混合表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建造的计算机
第五章 准确度
需要高度的准确度(数字的)之理由
第六章 现代模拟计算机的特征
第七章 现代数字计算机的特征
作用元件,速度的问题
所需的作用元件的数目
记忆器官的存取时间和记忆容量
以作用器官构成的记忆寄存器
记忆器官的谱系原理
记忆元件,存取问题
存取时间的概念之复杂性
直接地址的原理
第二部分 人脑
第八章 神经元功能简述
第九章 神经脉冲的本质
刺激的过程
由脉冲引起的刺激脉冲的机制,它的数字特性
神经反应、疲乏和恢复的时间特性
神经元的大小,它和人造元件的比较
能量的消耗,与人造元件的比较
比较的总结
第十章 刺激的判据
最简单的——基本的逻辑判据
更复杂的刺激判据
阈值
总和时间
接收器的刺激判据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内的记忆问题
估计神经系统中记忆容量的原理
运用上述规则估计记忆容量
记忆的各种可能的物理体现
和人造计算机相比拟
记忆的基础元件不需要和基本作用器官的元件相同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的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
遗传机制在上述问题中的作用
第十三章 代码,及其在机器功能的控制中之作用
完全码的概念
短码的概念
短码的功能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的逻辑结构
数字方法的重要性
数字方法和逻辑的相互作用
预计需要高准确度的理由
第十五章 使用的记数系统之本质:它不是数字的
而是统计的
算术运算中的恶化现象;算术深度和逻辑深度的作用
算术的准确度或逻辑的可靠度,它们的相互转换
可以运用的信息系统的其他统计特性
第十六章 人脑的语言不是数学的语言
附录关于本书著者冯·诺意曼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计算机与人脑 # Von Neumann **约翰·冯·诺伊曼**([德语](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E%B7%E8%AF%AD):**John von Neumann**,德语发音:[[vɒn ˈnɔɪmən]](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9%99%85%E9%9F%B3%E6%A0%87),1903年12月28日-1...  

评分

评分

重温《计算机与人脑》(1965年的中文版),觉得那个年代的译者实在是不容易:在叙述完冯·诺伊曼的生平后,还得加一句“他是一贯地为美国战后的扩军备战反动政策服务的科学家之一”;在列举了冯·诺伊曼在博弈论上的贡献后,还得评价一下“但在应用于经济活动的观点上面,以资产...  

评分

看完冯诺依曼的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和讲图灵的The Imitation Game,感到大神级天才的思想真的可以“预见”未来,之后的科技会按着他们的构想进行着。 复杂自动系统,要有记忆、指令系统(“代码”),完备的逻辑部分(一个算术过程没有一点作用的部分)与算术部分。神经...  

用户评价

评分

人脑和电脑之间存在——区。别。么。

评分

计算机科学的老爹之一的书... 书内文革气息极重. = = ---update--- 太晦涩了,我选择放入背包出门在外随时随地用以瞻仰.

评分

读不懂 没基础 只是浏览了下!!!

评分

平实。似懂不懂。

评分

带着问题去读书,如果刚好这本书能够为你提供思路的话,那就是绝顶好书。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别人对麦肯锡方法评价不一的原因。这两天正在思考如何实现图灵机的问题,站在当时的时代,看看思想的火花,感触不可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