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上用石灰画一个圆圈,古时候叫作“灰阑”。在这个“无往而非灰阑”的世界里,且看本书作者如何抓住语言的自我分裂、消解,从“标准”与“叙述”的缝隙间,窥见戴着镣铐跳舞的文学创作是怎样以反讽消解“神圣”价值。
作者用温润而平和的笔调,举重若轻地展现“文本秩序与社会秩序的互动”。一方面,“小说”是如何被卷入社会之中,担负建构社会的重任;另一方面,社会又如何深刻改变了我们想象、虚构和叙述历史与现实的方式;在这一讲述过程中,“小说”形式本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尝试多种解读角度,不断寻求新的阐释可能性,拒绝将文本意义固化。
此次出版为增订本,收录有2001年版全部正文章节。附录增加上万余字,其中既有对本书的深度解读,又有不少在之前的版本中从未出现过的新讨论。
黄子平,广东梅县人。香港浸会大学荣休教授,中山大学(珠海)讲座教授,文学史家和批评家。著有《沉思的老树的精灵》《幸存者的文学》《害怕写作》《历史碎片与诗的行程》《远去的文学时代》等。
这标题很庸俗,忽略……… 《灰阑中的叙述》解释的是革命故事的讲法,世界上的小说能够这样高度类型化解析的恐怕只有中国和前苏联,尤其是中国的十七年文学。革命、革命小说以及十七年人们心境的塑造成了一个互动的过程,总不离“从未来汲取诗情”的总纲。 一个有理性的...
评分 评分这标题很庸俗,忽略……… 《灰阑中的叙述》解释的是革命故事的讲法,世界上的小说能够这样高度类型化解析的恐怕只有中国和前苏联,尤其是中国的十七年文学。革命、革命小说以及十七年人们心境的塑造成了一个互动的过程,总不离“从未来汲取诗情”的总纲。 一个有理性的...
评分 评分“在地上用石灰画一个圆圈,古时候,叫做「灰阑」”。 “在这灰昧昧的年代,何往而非「灰阑」”?
评分吾辈当自强……
评分看过的最好的一本文学评论,没有之一。
评分话讲得爽快灵巧,是我爱的关键。前部是对于革命历史小说的源流发展、历史中的遭际、经典叙述中的叙述方式、性、传奇、宗教修辞等等关键词的清晰论述;后是品评了几部经典小说(集)。额外的情况是需要对所论述作品先有一定情节和文学史叙述的掌握,无法作为混沌中的指导性读物,因为是很简洁又灵敏跳脱的文论,没有吊书袋。再版排版和纸质精致顺滑,值得收藏。渐渐发现黄子平的魅力了
评分原以为黄子平最好的书——《革命·歷史·小說》没出过简体字版,早上看洪子诚为这本书写的增订本代序,才知道是出过的,就是《灰阑中的叙述》,当然,内容肯定是有多处改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