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灭之赋

摩灭之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日] 四方田犬彦
出品人:一頁folio
页数:232
译者:蕾克
出版时间:2020-1
价格:55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637871
丛书系列:日本美学关键词
图书标签:
  • 日本
  • 美学
  • 艺术
  • 日本-美学
  • 四方田犬彦
  • 文化
  • 日本文学
  • 佛学
  • 奇幻
  • 末世
  • 冒险
  • 史诗
  • 科幻
  • 废土
  • 战斗
  • 命运
  • 觉醒
  • 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日本文艺批评大师四方田犬彦之美学随笔代表作,从废墟出发,思考造物的宿命与时间的意义。

继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后,最迷人的日本幽微美学探索。

·

★ 一部重新思考毁坏与消逝的哲思录,并从美学回归人间,直面岁月流逝,体味世间无常。

·

★沧桑是美,凋敝是 美,破灭也是美。

摩灭,就是将时间的残酷化为艺术。

·

★从记忆到触觉,从圣殿到废墟,从普鲁斯特到三岛由纪夫,

跨越文学、艺术与时空存在的迷人书写,献给岁月痕迹的温柔颂歌。

·

★特别收录四方田犬彦写给中国读者的序言,讲述摩灭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源头,回归东方传统美学。

·

★身在缓慢的衰亡途中,自是一种喜悦。摩灭途中的人,总站在时间的边缘。

.

▼【内容简介】

摩灭是——

时间的艺术

万物的宿命

宇宙的永恒命题

·

岁月流淌漫溢的洪水

人伸出的摩挲之手

文字时断时续、最终慢慢溶化

·

从三岛由纪夫到普鲁斯特,从达芬奇到当代艺术,从吴哥窟的废墟,到逐渐脱落的古罗马壁画……作者以“摩灭”这一美学视角来重新观看世界、解读经典、追 溯历史、认识 生命,进而探索“摩灭”和日本美学传统的关联,还原出一种日本独有的审美观与生命观。

他的行走踪迹遍及东西方著名建筑与艺术场域,并以诗性之眼深入微观次元,以哲人之心直面事物的退化与衰亡,进而洞穿万物的宿命与岁月的本质,创造出一种兼跨随笔、游记、美学、文化研究和艺术批评的无界书写,也造就了这一部带有独特东方气质的时间诗学。他提到曾旅经中、韩、泰国的古寺庙,大多会重新上漆,唯独在日本京都、奈良,人们却任由它们褪色,“当宝贵的事象或物体产生阙乏或毁损,反而能发掘出其中的美”,这样带有时间推移、万物无常的美感,反而受到日本人所偏爱。

所以,观照摩灭,就是观照自己和事物之间横亘着的时间,就是包容衰败,接受消亡,理解无常。“天地自然,是人眼看不见的巨大石磨,我们的身体,是时间缝隙里的短暂存在。”

·

本书以独特视角探索“摩灭”这一美学关键词与物的角度,重新观看世界,并上溯传统,找到其在东西方古典美学与文化传统中的源头,形成了日本人独有的美学价值观。本书从角度与重要性上都可以比拟日本文学随笔经典之作《阴翳礼赞》,都是从独特角度对美学与文化的重新解读。作者以其兼跨艺术史 、考古学、哲学、宗教、游记、散文、评论的无界书写,以诗性之眼透视时间与空间的痕迹。他的行走踪迹和目光所及囊括吴哥窟的浮雕、意大利的壁画、广岛核爆的遗迹、贝克特的戏剧、志哉直贺及宫泽贤治笔下的孩子、口中慢慢融化的糖……

作者简介

四方田犬彦

1953年生。日本知名比较文学学者、电影研究者、随笔作家、诗人。东京大学宗教学专业毕业,后于东大研究生院专攻比较文学。研究与批评涉猎领域广泛,长期关注比较文学、电影、漫画、戏剧、都市文化等领域。历获伊藤整文学奖、桑原武夫学艺奖、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等多 个奖项,已出版著作达140余部。

·

译者蕾克

生于北京,曾供职于北京大学,现定居东京。熟稔日本文化、艺术美学,给国内多家时尚和亚文化杂志供稿,关注风格与美学。译著有《住宅读本》《造物有灵且美》《美物抵心》《一日一果》《梦的宇宙志》等。

目录信息


摩灭之赋
·
第一辑 消减之相
痕迹中的玛利亚
水边与佛陀
欧珀石的盲目
牙齿与宾头卢
废弃的王都
口中的硬糖
臼的由来
砥石的教诲
·
第二辑 无常之观
从无常到托马森
关于虚薄
人生的乞食
时间的崇高
·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大尽,即一种摩灭。 这篇在微博上发过,不知为什么消失了,我不记得自己删除过?莫非手滑了? 富豪、财主、有钱人,在日语里有个叫法,名为“大尽”,既有身家万贯的意思,同时尽这个汉字,在我们看来不吉祥,高楼起得再大,抵不过一个尽字。难免想起巴尔扎克说过,“大多数普...  

评分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一个人理想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诗意的栖居。简单说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对比当下,一切都“速食化”的今天,诗意和艺术对大多数人而言,早就成了“考古”或遥不可及的奢侈。 996、ICU在2019年一度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平时拼命挣钱,买房、买车的物欲肆...  

评分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一个人理想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诗意的栖居。简单说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对比当下,一切都“速食化”的今天,诗意和艺术对大多数人而言,早就成了“考古”或遥不可及的奢侈。 996、ICU在2019年一度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平时拼命挣钱,买房、买车的物欲肆...  

评分

8.5。这几天看了朋友推荐的《摩灭之赋》,四方田犬彦的美学随笔集。记录了各地各种摩灭意象,从佛像、雕塑、建筑的风化剥落、残损断裂,谈到文学、戏剧与人生中之摩灭,从海边的贝壳、到牙具摩灭牙齿、疾病摩灭人体,磨刀的砥石、口中被舌头摩化的硬糖,真是将对摩灭的关照深入...  

评分

《摩灭之赋》是日本美学大师四方田犬彦的随笔集。作品跨越文学、考古、宗教、艺术等领域,在当下与往昔之间,在与前贤的交谈之中,沉谧幽思,深切地体验凋落与残败之美。 日本成语有言“一期一会”,怀着“难得一面,世当珍惜”的心情,认真对待眼前的人和事物。这样的心境,传...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消减之相,到无常之观。作者旁观着一路磅礴肃穆,荒茫物哀,用文字摩挲着岁月磨灭消亡,生之光华向幻影渐寂之因果。雕像被制作出来,终归会毁灭,或因自然之力,或因人间暴力,碎片亦是佛像的分灵。寂灭恒常里也必有不灭的时光分灵。用度美之思,再重新中和岁月的诸行无常。4星➕

评分

“摩灭”的概念类似朴素的“消逝/磨灭”带上佛性,身为电影/美术/文学史学者的四方田犬彦,基本还是以这个范畴为框架,捏出这本散文书。“数不清的摩灭构成我们的肉体”-“墙上摩损出的那个凹陷,即我”,反思损坏,即失去的才属于自己。

评分

“人老了,肘关节摩灭。”写得很散,“论”得比较牵强,毕竟是专栏文章,不过一些东拉西扯还算有趣。想起在广岛的和平纪念馆看到的一处照片,大致是在原爆发生时有人坐在台阶上,爆炸过后,辐射物在地上画出了人形轮廓,在白色的人形以外尽是黑色。看到时非常震惊,大概也是疾速而可怕的摩灭之一种。

评分

所谓摩灭,就是以时间之手,摩挲世间万物,直至其慢慢模糊、苍老乃至消逝的过程。是岁月之残酷,是世事的无常,是维纳斯断在历史中的手臂,也是女人逐渐苍老的脸,一切造物在时间面前必然的宿命。 不是只有不朽才值得歌颂,不是永恒不变才值得赞美。相反,必朽也是美的,丧失也是美的,坏掉也是美的。我歌颂这必然坏毁的世界啊,并绝不试图给它涂抹虚假的光漆。

评分

好玩,可以当作关于摩灭的个人发散联想词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