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毋同

將毋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韋正
出品人:
頁數:358
译者:
出版時間:2019-9
價格:12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259220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魏晉南北朝
  • 藝術史
  • 考古學
  • 魏晉南北朝史
  • 中古史
  • 韋正
  • 藝術評論&理論&藝術史
  • 藝術
  • 科幻
  • 未來
  • 賽博朋剋
  • 人工智能
  • 反烏托邦
  • 懸疑
  • 冒險
  • 科技
  • 人性
  • 倫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立足於漢唐之變,對魏晉南北朝墓葬壁畫進行瞭係統研究,著重探討瞭河西魏晉墓門牆壁畫所見中國上古的天界想象、北魏政權建立和佛教流行對北朝墓葬壁畫布局和形式的影響、南朝竹林七賢壁畫的時代和性質、長江中遊南朝畫像磚與荊襄政治地位升降的關係、高句麗墓葬壁畫的分期等重大問題,並利用齣土繪畫資料討論瞭傳顧愷之《洛神賦圖》、《女史箴圖》等傳世名畫的時代與特點。

著者簡介

韋正

男,1968年生,江蘇淮安人,現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漢唐考古的教學和研究。齣版有《六朝墓葬的考古學研究》、《魏晉南北朝考古》,撰寫有漢唐城市格局、墓葬製度、壁畫藝術等方麵論文數十篇。主持國傢社科基金等科研項目多項。

圖書目錄

目錄
引言
壹 / 魏· 晉
天界想象
河西魏晉墓葬門牆畫像磚的含義解析
一、 門牆畫像磚上的天界想象 3
二、 文獻記載的天界想象 15
不同尋常的社樹圖
酒泉丁傢閘 5 號壁畫墓年代及社樹圖內容分析
一、 5 號墓的年代 18
二、 社樹圖雜議 27
貳 / 東晉· 南朝
漢晉墓葬壁畫係統的終結
鎮江東晉畫像磚墓的曆史地位
一、 與山東地區的關係 38
二、 先秦楚文化的殘留影響 42
三、 畫像磚的布局和題材特點 47
四、 小結 49
地下的名士圖
南京等地竹林七賢壁畫研究
一、 南京宮山竹林七賢壁畫墓的時代 50
二、 竹林七賢墓室壁畫的性質 70
其興也急,其衰也速
漢水中遊三座南朝畫像磚墓的初步研究
一、 三座南朝畫像磚墓的發現與研究 90
二、 三座畫像磚墓的時代 97
三、 漢水中遊與建康地區的相互關係 102
四、 襄陽實力的凝聚 109
五、 餘論 113
叁 / 北魏· 平城時代
漢唐之變的實物依據
大同北魏墓葬壁畫綜論
一、 墓葬壁畫的發現 120
二、 墓葬壁畫的階段特點和成因 122
三、 小結 138
見證漢晉到北朝社會劇變的一種載體
大同沙嶺 7 號北魏墓的幾則壁畫題材
一、 壁畫題材的源頭在中原 139
二、 幾則壁畫題材試析 141
三、 小結 150
珍貴的大蒐禮圖像
北朝狩獵圖窺斑
一、 考古發現 152
二、 文獻記載中的北魏大蒐禮 154
三、 興廢原因 160
肆 / 北朝
人間仙者
寜懋石室墓主畫像性質漫談
一、 士大夫形象的轉變 168
二、 士大夫而仙者圖像成因 176
三、 小結 184
曆史巨變的地下投影
論北朝晚期墓葬壁畫布局的形成
一、 問題的提齣 185
二、 “洛陽規製”試探 187
三、 南方的影響 193
四、 北魏平城及同時期南方地區的墓葬繪畫材料 195
五、 進一步的上溯 201
六、 多室墓轉變為單室墓對墓葬壁畫的影響 204
七、 漢末—北朝墓葬形製和墓葬壁畫的基本綫索 217
伍 / 高句麗
禮失而求諸野
集安高句麗壁畫墓葬之研究
一、 研究簡史 233
二、 集安封土壁畫墓葬的形製和題材布局 238
三、 集安封土壁畫墓葬的布局、埋葬方式與隨葬品 250
四、 集安封土壁畫墓與積石壁畫墓葬的關係 255
五、 集安封土壁畫墓葬與普通封土墓葬之關係 258
六、 平壤附近高句麗壁畫墓葬的形製和題材布局 262
七、 集安與平壤高句麗壁畫墓葬之關係 274
八、 推論 283
陸 / 附錄
尋顧愷之畫作與畫跡
傳顧愷之《洛神賦圖》和司馬金龍墓屏風漆畫發微
一、 傳顧愷之《洛神賦圖》的創作時代 295
二、 司馬金龍墓屏風漆畫散論 309
三、 傳顧愷之《洛神賦圖》的可能影響 322
四、 餘論 328
一座遼代壁畫墓的再思考
寶山 1 號遼代壁畫墓的解構
一、 墓室形製的來源與性質 329
二、 各部分壁畫的性質 337
三、 結語 342
插圖索引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在魏晉圖像與曆史研究中,本書的結集可以說有相當份量,但有些遺憾的是,或許受論文篇幅影響,又或許是美術、考古交叉學科的涉及範圍影響,部分文章討論墓葬壁畫形成的內部思想演變痕跡成因時,在思想史的分析上不夠全麵,吸收的時人在此方麵的研究亦不夠充分,尚有留白之處等待填補。

评分

近年來圖像史研究的書越來越多,正得益於今日圖像之豐盈。

评分

近年來圖像史研究的書越來越多,正得益於今日圖像之豐盈。

评分

看過許多遍的,還需要再看許多遍。常看常新。

评分

韋正老師的新書,也可以說是他學術興趣轉變新成果的閤集。從單純的考古學研究轉嚮瞭考古學美術學圖像學等等交叉學科的研究。如何以新的學術眼光去看待已經被討論過多次的材料,找到新的研究方嚮,可以說是對我而言這本書最有價值的一個地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