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资治通鉴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华杉
出品人:读客文化
页数:256
译者:
出版时间:2019-9
价格:46.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71675
丛书系列: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资治通鉴
  • 华杉
  • 中国历史
  • 文化
  • 国学
  • 中国
  • 战略
  • 资治通鉴
  • 历史
  • 华杉
  • 讲透
  • 古代史
  • 经典读物
  • 通鉴
  • 中国历史
  • 智慧
  • 政治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历史先辈们都遇到过、处理过,有经验教训。

本书作者华杉用“通篇大白话”翻译整部《资治通鉴》,并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让人像读小说一样拿起来就放不下。同时结合历代名家观点,加上华杉本人的点评,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让人看一遍就会,看完就能用得上。

李牧破匈奴: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积极行动

历史事件:

当初赵王派李牧攻打匈奴。李牧连续数年不出战,只是操练兵马、收集情报,匈奴都以为李牧胆怯。公元前244年,李牧觉得时机成熟,果断出兵,一战而定。

华杉讲透:

李牧之计,在于一战而定。要一战而定,就要创造一战而定的条件。条件不成熟,就不战。很多人以为,等待就是不作为,其实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积极行动;而不能等,其实才是一种焦虑。一焦虑,就容易乱动作;容易吃亏,还不如不动。

王翦伐楚:成事的关键——压倒性投入

历史事件:

公元前226年,秦始皇让王翦去伐楚,王翦要求60万兵力,而将军李信只要20万兵力。秦始皇认为王翦胆怯,便派李信伐楚,结果大败。秦始皇又来找王翦,王翦依旧要求60万兵力,秦始皇准许,王翦果然大破楚军。

华杉讲透:

王翦始终要求60万兵力,是因为他懂得成事的关键——压倒性投入。而李信则贪巧求速,以致身败名裂。人们往往想要“多快好省”,即投入很少、回报极多、速度很快、质量还很好,这就是自欺欺人,要上当受骗了。

所以,当我们面对投入问题的时候,不管是投入时间还是金钱,我们要问自己的是:我能不能再多投入一点,而不是能不能少投入一点。要尽可能多投入,投入越大,风险越小,我们要的是成功,不是省钱。想省钱的人没出息。

秦始皇一统天下:团结不是大家的事,是你一个人的事

历史事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华杉讲透:

六个国家,是无法相互团结的,只能团结在一个国家周围。你拿个大喇叭喊:“大家一定要团结!”有用吗?没用!团结,就必须有一个带头的,你只有自己站出来,愿意承担责任,愿意付出,愿意牺牲,才能把大家团结在你周围。如果六国中有一个这样的国家,那就不是秦国征伐天下,而是两雄逐鹿了。

翻开本书,像读小说一样津津有味读懂《资治通鉴》!

作者简介

华杉,1971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新田坝村。现居上海。

中国著名广告人、企业家、兵法家、超级畅销书作家。

华杉先生自幼熟读经史,兵书战策、儒学经典烂熟于心,又广泛涉猎西方哲学,融会贯通,观点自成一家。每晚九点半睡觉,清晨五点起床,用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间写作,日日不断,即便出差出国住酒店,进医院住病房也是一样,十年来出版了十余部传统文化和品牌营销著作。

华杉与弟弟华楠共同创办了两家在广告业和出版业声名远扬的公司: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和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均在各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目录信息

自序: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 I
卷第一 周纪一
(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69年,共35年) / 001
【主要历史事件】
韩赵魏三家分晋 / 003
豫让漆身吞炭 / 010
吴起杀妻求将 / 012
聂政刺杀侠累 / 015
田氏代齐 / 019
吴起死于楚国 / 020
【主要学习点】
礼制名分不能乱 / 004
德行为先,才能为后 / 009
看透一个人的五条方法 / 012
国家之宝,在德不在险 / 017
卷第二 周纪二
(公元前368年—公元前321年,共48年) / 027
【主要历史事件】
商鞅变法 / 032
围魏救赵 / 038
孙膑与庞涓第二次交手 / 043
商鞅之死 / 047
孟子见魏惠王 / 048
诸侯开始称王 / 052
苏秦合纵 / 053
孟尝君散财养士 / 060
【主要学习点】
成就大事业的人,不跟一大堆人商量 / 032
诚信是人君的大宝 / 034
齐威王的国宝论 / 036
国君不可随意行赏 / 040
兵法关键在于掌握老套路 / 045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047
中国价值观大命题:孟子的“义利之辨” / 049
君子养士,是为了人民的福祉 / 060
卷第三 周纪三
(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98年,共23年) / 063
【主要历史事件】
秦国兼并巴蜀 / 067
千金市骨 / 073
张仪连横失败 / 076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 082
魏冉崛起 / 083
鸡鸣狗盗 / 087
【主要学习点】
孟子的王道思想 / 066
有错就改,还是君子 / 071
对身边人好,远方之人就蜂拥而至 / 073
王道战略原型:商汤与周文王 / 078
要走光明大道,不要另辟蹊径 / 079
没有什么比滴水穿石更快 / 080
卷第四 周纪四
(公元前297年—公元前273年,共25年) / 089
【主要历史事件】
赵章叛乱 / 092
白起崛起 / 094
宋康王,从疯狂到灭亡 / 097
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 / 098
完璧归赵 / 103
负荆请罪 / 107
田单的火牛阵 / 112
黄歇上书退秦兵 / 119
【主要学习点】
数胜必亡 / 097
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 099
只有理想主义的事业才能基业长青 / 101
政治家的三个层次 / 104
学会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 / 109
杀敌靠愤怒,夺敌靠奖赏 / 111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113
耳朵根子不能软 / 115
卷第五 周纪五
(公元前272年—公元前256年,共17年) / 121
【主要历史事件】
阏与之战 / 124
范雎的“远交近攻” / 127
长平之战 / 136
毛遂自荐 / 145
信陵君窃符救赵 / 148
白起自杀 / 150
吕不韦与嬴异人 / 151
【主要学习点】
先胜后战,不胜不战,胜可知而不可为 / 125
胜利不是目的 / 129
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一切都是难能可贵 / 133
无缘无故送上门的利益,必是祸患 / 135
把自己代入古人的事 / 139
上下不同欲,君臣异利 / 140
不可有利必趋、有害必避 / 142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 143
小人物不要自卑,大人物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 147
卷第六 秦纪一
(公元前255年—公元前228年,共28年) / 155
【主要历史事件】
荀况论道 / 158
吕不韦任相国 / 168
东周灭亡 / 168
嬴政即位 / 171
李牧大破匈奴 / 173
嬴政诛杀嫪毐 / 178
春申君之死 / 179
李斯《谏逐客书》 / 180
吕不韦之死 / 182
韩非之死 / 183
【主要学习点】
民心可用,军队才可用 / 158
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不追求最好的结果 / 162
兵法的关键不在于胜,而在于不败 / 164
君子的三个不变 / 167
学会与小人共存 / 172
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军事行动 / 174
人们总是低估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 / 176
志在必得者死 / 184
卷第七 秦纪二
(公元前227年—公元前209年,共19年) / 189
【主要历史事件】
荆轲刺秦 / 191
王翦伐楚 / 193
秦始皇统一天下 / 197
蒙恬攻打匈奴 / 202
焚书 / 202
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 203
坑儒 / 204
秦始皇之死 / 205
扶苏自杀 / 205
胡亥即位 / 206
陈胜吴广起义 / 208
刘邦起兵 / 211
【主要学习点】
压倒性投入:投入越大,风险越小 / 194
团结是一个人的事,不是大家的事 / 197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214
卷第八 秦纪三
(公元前208年—公元前207年,共2年) / 215
【主要历史事件】
张良追随刘邦 / 222
李斯之死 / 228
项羽成为上将军 / 231
钜鹿之战 / 232
赵高指鹿为马 / 237
秦二世之死 / 238
子婴杀赵高 / 238
【主要学习点】
与其早点看清别人,不如早点看清自己 / 219
有价值观和志向,才能行道于天下 / 219
领导力的关键,在于成就他人 / 221
命名就是召唤 / 224
傲和惰,能毁掉人的一生 / 228
“一语见幸”被提拔,是一种危险 / 229
君臣之义,只有名分是不行的 / 231
仁爱的领导力和恐怖的领导力 / 23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用白话的语言讲解《资治通鉴》,深入浅出,有很好的代入感,虽然不够细致,但可以领略到这篇史家经典的伟大之处,第一部编年体史诗,从春秋战国开始,讲到秦朝灭亡,一条时间线梳理的非常清晰,可以鉴古今,知荣辱,明得失。另外会激发读者深入研究《资治通鉴》的兴趣。非...

评分

本书用白话的语言讲解《资治通鉴》,深入浅出,有很好的代入感,虽然不够细致,但可以领略到这篇史家经典的伟大之处,第一部编年体史诗,从春秋战国开始,讲到秦朝灭亡,一条时间线梳理的非常清晰,可以鉴古今,知荣辱,明得失。另外会激发读者深入研究《资治通鉴》的兴趣。非...

评分

本书用白话的语言讲解《资治通鉴》,深入浅出,有很好的代入感,虽然不够细致,但可以领略到这篇史家经典的伟大之处,第一部编年体史诗,从春秋战国开始,讲到秦朝灭亡,一条时间线梳理的非常清晰,可以鉴古今,知荣辱,明得失。另外会激发读者深入研究《资治通鉴》的兴趣。非...

评分

本书用白话的语言讲解《资治通鉴》,深入浅出,有很好的代入感,虽然不够细致,但可以领略到这篇史家经典的伟大之处,第一部编年体史诗,从春秋战国开始,讲到秦朝灭亡,一条时间线梳理的非常清晰,可以鉴古今,知荣辱,明得失。另外会激发读者深入研究《资治通鉴》的兴趣。非...

评分

本书用白话的语言讲解《资治通鉴》,深入浅出,有很好的代入感,虽然不够细致,但可以领略到这篇史家经典的伟大之处,第一部编年体史诗,从春秋战国开始,讲到秦朝灭亡,一条时间线梳理的非常清晰,可以鉴古今,知荣辱,明得失。另外会激发读者深入研究《资治通鉴》的兴趣。非...

用户评价

评分

靠翻译攒厚的500万字(抄大事记也算篇幅),连5万字都不值;看了所谓的“讲透”,感觉还可以再减零。连精选都不是,就是周纪和秦纪的流水账,题目吹得太大了。压低天花板、败好感的一本机场读物。20年第一本Bottom。

评分

读完后感觉作者写的太简单,针对的读者对象应该是高中生级别的同学,故事讲的少了点,道理也不多。

评分

2019年10月4日读毕第一册,从三姓分晋到秦亡,展示了运用权力逐利的各种人物的各种下场。其一,只逐利,不讲道义的国家的下场都是比较惨的,秦虽然可以短期得利统一天下,但是难以持久。因为秦统一的国民都是逐利的,最后就是一团遭。其二,逐利表面看可以快速得到利益,但是实际进行的时间却比较长。比如秦统一天下费了不少时间,相比周灭商要时间长。其三,欺负人的人下场不好,秦王灭赵,亲自到赵杀掉了做人质期间有仇的人。其四,同样的情况多年后不同的地位,往往会引起嫉妒、仇恨。太子丹找荆轲刺秦,就是这样的例子。其五,傲慢和懒惰是人的大敌,人性的弱点决定人的生死,也可以驱使人来做好事或坏事。其五,强悍如赵武灵王也逃不脱权力之争像齐桓公一样被活活饿死,原因是因为喜欢听好听的话,任用小人。秦王任用赵高也一样。

评分

从三家分晋开始,把历史上的人物和故事,作为一个案例集进行分析, 这些“原型人物”,是中国人的“原型人物”,这些故事,是中国社会的“原型故事”,驱动这些人物和故事的力量,就是中国历史的“社会原理”和“文化原力”。 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无论是家国天下的,还是个人遭遇的,历史先辈都遇到过,都处理过,都有经验教训,找到原型、原理和原力,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的社会,指导我们的生存、学习和发展。 这第一本自从看起就停不下来,一口气三天就读完了。华杉老师的点评有多处引起我深深的共鸣。期待下一册早日发布。

评分

战国时代的历史确实精彩,很多典故都出自那个时期。先看王立群老师的《秦始皇》对那段历史有了了解后再看通鉴效果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