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了一万条借口,只为推掉一次聚会;
和认识的人顺路,只有刷手机才能缓解尴尬;
为了躲开熟悉的人,特意多走了2公里;
满屋子陌生人,只想静静待在角落……
是真的害怕社交?还是太过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
其实,所有的尴尬都是成年人的“认生”!“认生”是一种“对人际关系感到强烈不安”的状态,据统计,全球60%以上成年人都有“认生”的情绪。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自我训练,就能很好地改善“认生”状态,甚至可以将认生转化为战斗力,让自己的生活、职场、人际关系取得大突破!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学到:
1.改善焦虑状况!锻炼“承受不安的肌肉”;
2.改变想法!抛弃让你掉入认生漩涡的10大思考恶习;
3.社交恐惧退散!摆脱认生的10大技巧;
4.社交焦虑自愈!一个人也能进行的10大克服社恐的自我训练法;
5.社交恐惧不再来!避免认生复发的3种方法。
作者:
(日)清水荣司,精神科医师,认知行为治疗专家,千叶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至普林斯顿大学留学,累积经验后,担任千叶大学研究所医学研究院认知行为生理学教授,兼医学系附设医院认知行为治疗中心院长与儿童心理发展教育研究中心院长至今。
常和多位认知行为治疗师一同治疗焦虑症(恐慌症、广泛焦虑症、社交焦虑症)、强迫症和忧郁症等疾病。一年内进行的认知行为谘商约有2464件(2016年统计)。著有《认生的人:如何克服社交焦虑》《自己治疗“社交焦虑”,对自己有自信!》《在家也能进行的认知行为疗法:如何克服忧郁症、焦虑症》等书。
译者:
高钰洋,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日语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
认知扭曲 书里提到了“认知行为疗法”,此处的认知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思维方式”。书里作者介绍了伯恩斯的十种认知扭曲,帮助读者了解容易犯错的种类。 我觉得有借鉴意义的是以下几个: 1.非此即彼思维 陷入这种思维的人们觉得所有的事物都非黑即白,世界只存在两种结果,目标...
评分本书将认生定义为社交恐惧症的前兆。 将人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健康的人,第二种是未达社交恐惧症的程度,但颇为认生的人,第三种是达到社交恐惧症的程度,极其认生的人。 成年人的认生情绪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丑事,不论何时开始治疗都能够被治愈。认生的人,性格一般相对内向。也许世人对内向性格并没有过多的好感。可正因为他们的内向,才能完成许多伟大的工作。 作者借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方法分析认生的生成原因,并阐述了10种认知扭曲的方式,介绍了具体的摆脱认生的方法以及训练技巧,实测有效,需勤加练习,愿我自己也早日治愈。
评分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书,可以对照书里的方法看到自己的问题。也能根据书里提供的训练,逐步减轻自己社恐的程度。唯一的不满在于编辑。这编辑力太差了,目录跟没经过大脑一样。白瞎了这么好的内容。
评分2020年第26本 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在过往的阅读中已经有所接触。整体社会发展趋向便捷、轻松的同时,我们正在不断丧失沟通的能力。发现焦虑,直面焦虑,战胜焦虑,给自己以善待。
评分很薄一本读完很快,作用不大,全书更像是一位和善的朋友的真诚鼓励( 顺便安利了几部日剧 )。ps:有几处的一本正经让阅读过程中的社恐我本人甚至产生了一点自我怜悯(掩面
评分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书,可以对照书里的方法看到自己的问题。也能根据书里提供的训练,逐步减轻自己社恐的程度。唯一的不满在于编辑。这编辑力太差了,目录跟没经过大脑一样。白瞎了这么好的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