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体学引论

道体学引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丁耘
出品人:六点图书
页数:5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9-8
价格:9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9239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哲学
  • 丁耘
  • 哲学
  • 比较哲学
  • 儒学
  • 西方哲学
  • 政治思想史论
  • 中國哲學
  • 道体学
  • 道家思想
  • 养生
  • 哲学
  • 中医
  • 内观
  • 身心健康
  • 生命科学
  • 传统文化
  • 修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道体学引论》从阐述道体学典籍(重《易》、《庸》,旁参《庄子》)的精义入手,重新梳理中国哲学的义理脉络,并转而在此立场上统摄西洋哲学的基本问题。*终我们将看到,一种告别“本体论”而走向“道体学”的哲学思考,究竟是如何可能。

作者简介

丁耘,1969年生,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任《思想史研究》、《思想与社会》、《开放时代》编辑委员。主要研究兴趣为中西思想史、德国哲学、古希腊哲学与中西比较哲学。已出版专著《中道之国》(2015)、《儒家与启蒙》(2011)、《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2005)等。译有马丁·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2008初版、2018修订版)等。主编《思想史是什么》(2006年)、《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2009年)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另有译文多种。2009年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目录信息

序言 / 1
一、缘起:《道体学引论》与《生生与造作》 / 1
二、道体学与本体论 / 8
三、本书的进路与构成 / 18
上篇 论道一
第一章 生生:易诚初说 / 3
第一节生生与造作 / 3
一、依四因说的新中国哲学及其局限——以牟宗三为中心 / 8
二、破四因说的新西方哲学及其局限——以海德格尔为中心 / 15
三、生成、造作与哲学的第一开端——四因说的起源与密意 / 25
四、结语:造作、生成与生生 / 37
第二节乾坤与诚 / 44
第三节道体初说:诚之虚壹 / 60
一、诚之虚 / 65
二、诚之壹 / 79
第二章 道而一 / 91
第一节道与一(上):道气辨 / 91
第二节道与一(中):大一与成物 / 105
第三节道与一(下):齐物辩 / 114
第四节道物与言默 / 129
第三章 道一之微 / 146
第一节一之道术 / 146
第二节庄儒之微 / 162
小结:生生与道一 / 174
下篇 道之体与道之学
第一章 道学统宗 / 182
第一节道体学之一统三宗 / 182
第二节宋儒之转庄子道体学 / 196
第二章 “生生之谓易” / 210
第一节天人之“继”:《易繋?继善成性章》疏(上) / 210
第二节生生与无为:《易繋?继善成性章》疏(中) / 222
第三节一道与二本:《易繋?继善成性章》疏(下) / 238
一、道一、天人 / 238
二、破二显一 / 247
三、《易》而《庸》 / 260
第三章 道体之为诚体:《中庸》大义 / 266
第一节道体学与《中庸》 / 266
第二节教与明:《中庸》大义(上) / 272
第三节诚体与成性:《中庸》大义(下) / 297
第四节即诚体总论道体 / 309
第四章 西学统宗 / 318
第一节“一”与“是”:西学之建统 / 320
第二节立宗 / 333
第三节学变 / 362
第四节崩解 / 380
结语 / 393
附录一 哲学与体用——评陈来教授《仁学本体论》 / 399
附录二 论海德格尔对康德时间学说的现象学阐释 / 421
参考文献 / 482
后记 / 50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文原刊于《读书》2020年第3期) 一 哲学体系建构的判摄路径 丁耘教授的新著《道体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是继陈来教授《仁学本体论》和杨立华教授《一本与生生》之后,哲学界又一部体系性的力作。丁耘兄出入中西哲学多年,且很早就自觉地将研究重点放在哲学思想的...  

评分

在现代技术的普遍预设当中,最突出的一种是,把生命的本质还原为数据。实际上这并非新的东西。基因科学早就在这样做了。更新的“进步”是把具体的生命现象、人生现象(还不仅是心智现象)还原为演算。从“生生”讨论出发,我想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可以讨论,生命是原理,还是与本...  

评分

评分

丁耘在《道体学引论》一书提出了所谓“道体学”,旨在建立一种当代中国哲学的新范式,并将“道体”这一概念界定为超越于狭隘的本体论概念之上的中国哲学的根源性概念。丁耘认为,本体论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存在”,而西方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是从理性与思维的角度将“存在”...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翻了一遍,不明觉厉,文体怪异

评分

道一之间,一是之间,存有、虚静、活动

评分

翻了一遍,不明觉厉,文体怪异

评分

现当代以来极为深刻的论道经典,综观中西,实是难得

评分

WASTE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