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欧洲,也曾有一群年轻人,怀揣炽热的革命理想,义无反顾地投身这个动荡的世界,用自己的燃烧去换取历史的进步,寻求光明的意义。
从德国黑森林“惊世骇俗”的“毛圣经”粉丝,到青年干部学院里单纯青涩的学员;从覆灭的理想国度里的失意者,到媒体世界里创造收视率奇迹的领军人物;佳杰思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我的愤青岁月》里,以犀利生动且不乏幽默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他所经历的风云变幻的三十年。
佳杰思的叙述,颠覆了对那段历史的刻板解读。他从自身的真实经历写起,绝不讳言自身的弱点缺陷,不回避人性的冷漠龌龊,不遮掩对纯真始终如一的追求,不吝惜对美好事物的赞颂。
在 “愤青”一词已成为一个时髦的身份标签和反叛一代的价值认同符号的今天,昔日引领风云的政治运动早已被丢进历史的旧纸篓。而透过一个老愤青的叙述,重新翻阅一段陌生而新奇的历史记忆,或许会让人重新领悟历史、理想和传奇这些字眼的含义。
佳杰思(Adrian Geiges), 德国明星周刊驻亚洲首席记者,居北京。
1960年生于瑞士巴塞尔。12岁读“红宝书”。16岁被西德共产党派往东德秘密学校学习。三年后,在威尔海姆大学学习新闻、历史和政治。
佳杰思的记者生涯和“职业革命家之旅”始于大学毕业之后。他去过中国、古巴、越南、尼加拉瓜等国家并于1990年迁居莫斯科。1995年担任德国电视一台新闻节目编导并成为RTL台《惊爆》节目驻俄罗斯记者。佳杰思曾专访叶利钦,还曾作为战地记者前往车臣和前南斯拉夫前线。
2000年,他成为贝塔斯曼旗下杂志集团古纳亚中国区CEO。创办了《父母》、《车》、《体线健康》和《写字楼》等杂志。
作为他的第六本著作,本书是他的自传。自2007年在德国出版以来,他的传奇经历和绝妙文笔引来好评如潮。
在北京生活了10多年,佳杰思(Adrian Geiges)很少感受到过去那种“革命的感觉”,仅存的印象是一些革命歌曲和小学生脖子上的红领巾。 文|张小摩 手执“红宝书”的德国老愤青佳杰思 朝圣 在北京生活了10多年,佳杰思(Adrian Geiges)很少感受到过去那种“革...
评分平时喜欢淘旧书看,觉得经过时间沉淀的书更有韵味。而孔夫子上的旧书真是又多又便宜。习惯了在上面找书,往往在找到一本书的时候,会顺便从该书所在的店铺内再淘几本书。这样,一则可以均摊一下邮资,二则可以置入一些随机遇到的书,也算是两全其美吧。《我的愤青岁月》就是这...
评分平时喜欢淘旧书看,觉得经过时间沉淀的书更有韵味。而孔夫子上的旧书真是又多又便宜。习惯了在上面找书,往往在找到一本书的时候,会顺便从该书所在的店铺内再淘几本书。这样,一则可以均摊一下邮资,二则可以置入一些随机遇到的书,也算是两全其美吧。《我的愤青岁月》就是这...
评分系统删除了原书评,不记得说了什么 世界变得太快,看一看回忆一下也好 同时想到了一个问题:也许每个年代的世界,后人不会理解,也不想去理解,而是当作调料来品读。生活如此有趣,你看中的,或许在别人的世界中从未出现过。生命如此有趣
评分在北京生活了10多年,佳杰思(Adrian Geiges)很少感受到过去那种“革命的感觉”,仅存的印象是一些革命歌曲和小学生脖子上的红领巾。 文|张小摩 手执“红宝书”的德国老愤青佳杰思 朝圣 在北京生活了10多年,佳杰思(Adrian Geiges)很少感受到过去那种“革...
前四分之三部分非常赞,几乎是一部德国版的《千言万语》,从戏谑、荒诞,但悲凉渐生,个人命运与大环境的变迁看得人唏嘘不已。然而,进入中国,不知是否因为有删节,索然无味。不过,整体还是非常好看,前面特别适合改电影。
评分透过这小红记者的眼,我发现共产主义到哪儿都一样 俄国居然也是那样 中国上海也很贴切
评分重口味+高级黑
评分重口味+高级黑
评分并不是我的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