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影像

三生影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聂华苓
出品人:
页数:557
译者:
出版时间:2008-02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7153
丛书系列:大家雅音
图书标签:
  • 聂华苓
  • 回忆录
  • 传记
  • 三生影像
  • 三联
  • 文化
  • 散文随笔
  • 三联情结
  • 三生影像
  • 情感
  • 人生
  • 回忆
  • 成长
  • 故事
  • 文学
  • 心灵
  • 岁月
  • 光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华裔女作家聂华苓,以其在国内求学,台湾写作却遭政治迫害,最后在美主持作家工作坊的经历,讲述了自己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思路历程;尤其是在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期间,对一大批重要作家思想和交流的记录,生动深刻、富有情趣。

作者简介

聂华苓(1925-),美籍华裔女作家。湖北应山(现更名为广水)人。一九四八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一九四九年抵台湾定居并从事创作,曾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编辑,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副教授。一九六四年,由于“《自由中国》停刊”事件,聂华苓离开台湾,应聘至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室”工作,致力于世界文化交流。一九六七年和丈夫安格尔创办“国际写作计划”组织,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诗人前往爱荷华大学进修创作。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中篇小说《葛藤》;短篇小说集《翡翠猫》、《一朵小白花》、《聂华苓短篇小说集》、《王大年的几件喜事》、《台湾轶事》;散文集《梦谷集》、《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三十年后——归人札记》;其他作品《爱荷华札记》、《沈从文评传》、回忆录《三生三世》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发表。其代表作品为《桑青与桃红》,被列入亚洲小说一百强之中。

目录信息

序 第一部 故园(1925—1949)(一)大江东流去 再生缘 母亲的自白 坐马车,去看戏 爷爷的鸦片烟 真君 我的戏园子 乾三连,坤六断 魂兮归来 一对红帽子 离别家园 【外一章】 四十年后——姐弟返乡(二) 流浪,逃亡 松花江上 也是微云 在太行山上 嘉陵江上 黄河之恋 长城谣 玉门出塞 围城 走向真空地带 【外一章】 五十年后话当年——寻找谈凤英第二部 绿岛小夜曲(1949—1964) 雷青天 1960年9月4日 雷震与胡适 母与子 爱情,鲜花,梦想的庄园——殷海光 谁骗了我的母亲? 【外二章】 再见雷震,1974 旧时路,别样心情,1988第三部 红楼情事(1964—1991)(一) 执子之手 偶然,1963 小笺 从玉米田来的人——安格尔(Paul Engle) 结婚戒指呢? 我俩和女儿们 我家的彩虹(二) 那条小船 Ⅰ.大江依然东流去 又饮长江水,1978 寻找艾青,1978 林中,炉边,黄昏后/丁玲,1981 压不扁的玫瑰/杨逵,1982 踽踽独行/陈映真,1983 母女同在爱荷华/茹志鹃和王安亿,1983 郭衣洞和柏杨,1984 乡下人沈从文,1984 【外一章】 秋郎梁实秋 Ⅱ.流放吟——20世纪 樱桃撒了一地(罗马尼亚,1972) 我的表骗我(伊朗,1969) 我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波兰,1972) 墙里墙外(西德,1972) 而我没有鞋子(匈牙利,1974) 橡皮擦和天堂(博茨瓦纳,1977) 我没带机关枪(巴勒斯坦,1978) 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波兰,1981) 湖中的姑娘(以色列,1985) 亲爱的爸爸妈妈(南斯拉夫,1988)——三百个孩子最后的呼唤 命定的捷克人哈维尔(Vaclav Havel,1988) 游子心(罗马尼亚,1988) 【外一章】 追求流放的诗人——吉增刚造(三) 红楼即景 忆别 当我死的时候——1991,待续跋 附录 聂华苓作品及其他 中文作家——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和“作家工作坊”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她是一潭明丽深沉的湖,透着世间的哀怨、爱恨、温暖、理解和宽容。 那湖有多长久,那亲爱就多长久;那湖有多深,那情就有多深。  

评分

聂华苓是我很早就听说的一名作家,是因为她主持的“国际写作计划”。她写的文章只是看过在《南方周末》上的几篇文章,没有很深的印象。这次在豆瓣上无意中看到有人提到聂华苓的《三生影像》文笔太好了,遂决定买来看看。这一看不得了,长达五百多页的书,又让我手不释卷的...  

评分

她是一潭明丽深沉的湖,透着世间的哀怨、爱恨、温暖、理解和宽容。 那湖有多长久,那亲爱就多长久;那湖有多深,那情就有多深。  

评分

大陆,台湾,爱荷华,在这三个地方聂华苓经历了三种不同的人生。从青涩的孩提时代直至安生的晚年,生活给予这个人的际遇,绝非一本几百页的回忆录所能概括的。拥有过这世界至亲的亲情,至爱的爱情,至性的友情,人生得此,夫复何求。  

评分

本书写到1991年为止。这一年,聂华苓的丈夫Paul倏然去世。 那之后的10来年,生活似乎是老样子,很生动,很丰富。但于她,似乎没有了太多关联,“没有Paul的日子,回想起来,一片空白。不写也罢。”书末的跋中,聂华苓说。 此书前2/3部分,看得我内心叹服。生于旧家族,混...  

用户评价

评分

与人交往是对人最大的考验。这对夫妻似乎做到了,凭借他们手里的国族与文化资源,当然也有真性情。

评分

看到当年李欧梵跟王晓蓝的结婚照,才后知后觉记起千丝万缕的联系。太奇妙了。书上蓝蓝的影像大都干净清瘦且灵动,俨然天生的舞蹈家。而李先生后来同李玉莹女士的良缘可以参见白先勇《树犹如此》中的《倾城之恋》一篇。言而总之,这些“脑袋很性感、身体很聪明”的精灵真讨人喜欢。

评分

作者太多掩饰 不够真诚

评分

社交生活比书牛

评分

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