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木心 陳丹青 文學 2019 中國 香港文學館 M木心 香港
发表于2025-02-02
張岪與木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我忽然明白:要和這難弄的傢夥不分離,隻剩一條路,就是,持續寫他。 」
《張岪與木心》——陳丹青緻木心的私房話.
相隔幾個世代的陳丹青與木心於異地相識相知,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係。本書是陳丹青在師尊木心身故後寫成的十萬字文稿。作者以其極盡寫實與簡約的文筆,鄭重坦率而堅拒濫情,寫下瞭對木心最後的守護與送別過程,淒楚動人。書中文字真摯的記錄瞭對木心的觀察、剖析,讀著彷彿經歷瞭木心一生的鬱鬱不得誌;與學生俏皮的對話;對書寫繪畫的執著及洞見。難能可貴的私房話,非常木心,非常陳丹青,現與讀者分享。
「我不想限製篇幅,不願遺漏種種細節。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結,給我上最後一課。」
陳丹青簡介: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期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係列及書籍靜物係列。業餘寫作,齣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遊歷》等。
#用瞭3個夜讀時間,在巴赫十二平均律鋼琴麯的伴奏下,讀完瞭這本書。數次濕瞭眼眶。丹青用這本書緬懷木心,他的文字就像畫作,有觸感。 木心說,我的身體裏住著一個文學傢、畫傢和音樂傢,文學傢和畫傢聯手把音樂傢殺死瞭。 我在木心美術館看到過展齣的木心的未發錶的文學手稿,自創的轉印畫作品,也許永遠不會被演奏的樂譜。所有的作品顯示瞭他的哲學觀和宇宙觀。他說,一生於冷冷清清中活的風風火火。他做到瞭,生活的艱難令人冷清,思想的迸發風風火火。而木心的一切,由丹青顯示給世人乃至後人。 丹青說,“木心的趣味,準確地說,基因,確乎是古中國世世代代浸淫於山水畫的習性,這習性,入骨地斯文。換個詞,即“中國雅,雅之極也”。” 木心難得。木心說,不要寫我,你們寫不好的。
評分全是熟悉的文章,至少都讀過片段。《守護與送彆》上篇寫得最好,《烏鎮的孩子》次之,《傑剋遜高地》第三。《繪畫的異端》視角新奇,略冗長。《新周刊》的訪談中陳丹青少見地公開講瞭木心與政治——也有可能是在貴國一直不方便——估計內地版會被刪去大半吧;有趣,但也沒什麼驚人之語。幾篇文章一整閤,或可視作木心的彆傳。
評分看的簡體版
評分要和這難弄的傢夥不分離,隻剩一條路,就是,持續寫他。
評分他是怎麼一遍又一遍把自己撕扯開的?太疼瞭
1 把木心的书首次带进家门的,是退休赋闲多年的父亲。那时,他的床头放着一本《哥伦比亚的倒影》,发暗的胭脂红封皮上写着作者“木心”。我问父亲:“木心是谁?”,“是个老上海”,父亲回答,“他写《上海赋》蛮有味道”。 我没有耐心读散文,也没有兴趣了解木心是何许人。 2...
評分 評分 評分木心曾想象自己的读者,老的、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富的、贫的……在他重启写作三十五年后的今天,两千多名读者从天南海北赶来,只为共赴一场与木心有约的文学之旅。木心以文学书写对峙“语境”,他的写作本身,就是“语境”。 撰文 |何安安 从前的日色...
評分五月将尽 连日强光普照 一路一路树荫 呆滞到傍晚 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 天色舒齐地暗下来 那是慢慢地,很慢 绿叶藂间的白屋 夕阳射亮玻璃 草坪湿透,还在洒 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 都相约暗下,暗下 清晰 和蔼 委婉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木心《杰克逊高地》 木心,...
張岪與木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