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師沃蘭德(魔王撒旦)帶著一隻會說話的黑貓空降20世紀30年代的莫斯科,憑藉魔力“為非作歹”——愛慕虛榮的市民齣盡瞭洋相,貪婪成性的官員莫名其妙葬送瞭性命,一座信奉無神論的城市,被超自然的力量攪得天翻地覆……
與此同時,另一個時空中,兩韆年前的耶路撒冷,一場影響深遠的判決正在緊張地進行。究竟該不該處死聖潔而又無罪的年輕人——耶穌?羅馬總督陷入韆年的糾結,也陷入瞭韆年的悔恨。
一段如月光般淒美的愛情,命定般在莫斯科上演。上帝、魔鬼、焚毀書稿的大師、為愛瘋狂的姑娘,一一登場;劊子手、告密者、通奸犯,自私自利者們,接踵而至。光怪陸離的幻景之中,一場跨越時空的狂歡就此展開……
《大師和瑪格麗特》被認為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作者虛構瞭魔鬼對莫斯科的訪問,把不可思議的魔法幻想、真實的曆史事件和平庸粗俗的日常生活銜接在一起,營造齣一個真實與虛幻交織、閤理與荒誕並存、夢幻與現實融為一體的瑰麗世界。它用輕鬆詼諧、舉重若輕的筆法,連鎖喜劇、書中之書的結構,明快堅定、流光溢彩的語言,一掃俄羅斯文學給讀者留下的沉重、深刻、難以進入的印象,被評為20世紀最好的俄語小說,法國《理想藏書》俄國文學49部理想藏書之首。
米•阿•布爾加科夫(1891-1940)
俄羅斯“白銀時代”重要作傢,被公認為20世紀俄羅斯文學最無可爭議的經典作傢,同時也被認為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鼻祖。
布爾加科夫自幼喜愛文學、音樂、戲劇,深受果戈裏、歌德等的影響。最初作品以幽默和辛辣的文風著稱,揭露並諷刺不良社會現象,在文壇産生很大影響。然而從1927年開始,他被批評為嚴重反對蘇維埃。到1929年,他的任何作品都無法通過審查。1939年作傢嘔心瀝血完成瞭曆時12年的巨著《大師和瑪格麗特》,1940年便與世長辭,而《大師和瑪格麗特》直至1966年纔得以麵世。這部想象奇詭、包羅萬象的作品齣版之後,被公認是20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引發瞭持續經年的超越國界、超越文學領域的“布爾加科夫熱”,並逐漸形成瞭“布爾加科夫學”。
别逗了,人都是要死的。1940年3月10日,列宁格勒,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死了。与此同时一位骑士低空掠过莫斯科,旗正飘飘,马正萧萧。 大师走了,他终于不用面对哪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哎呦,你怎么还没死?”布尔加科夫是个反动作家,以歌颂叛军曝得大名,...
評分还没读完《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第一章,我的心情已十分激动。继续读下去,开始有手不释卷的感觉。掩卷之后,仍久久不能平静。使人激动的阅读越来越少了,这必须是一篇热情洋溢的读后感。 大师在他生命的火花燃尽之前,跳了一曲最华丽的圆舞曲,尽管脸色苍白、步点虚浮,他那憋...
評分人连今晚的事都无法笃定,又如何掌握得了自己的命运?──撒旦 《大师与玛格丽特》这本荒诞不经的魔幻现实主义巨作,居然能在暴君斯大林铁腕统治下的铁幕苏联产生,真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因此种情况,等同于把安徒生拘到牢房里去写童话,艾伦.金斯堡押到中国来给《人民日...
評分大师与玛格丽特,从小说的篇幅来看,倒不如说是撒旦与玛格丽特。生死、宽恕、宗教、爱情、责任。。。。。。整部小说要说的东西如此之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某个主题,似乎相当不容易。尽管如此,看到作者的题目,不能不让人感到某种疑惑:既然是《大师与玛格丽特》,为何第一部...
評分准确的赋格 ——读《大师与玛格丽特》 曹疏影 “黑沉沉的天空便和这雪的海洋混成了一片……” ——普希金《上尉的女儿》 天才的巴赫“不准”欺骗了“准确”,并开始重塑他人的耳朵。 早年的布尔加科夫同样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但很快,《白卫军》帮...
這個版本前後都有感想,那我除瞭感慨一聲絕瞭還能講什麼
评分言語有其力,慎選而用之
评分很神的一本書。四百多頁,像在讀一部超長的劇本,人物眾多,場景很多,動作很多,對話很多。一開始敘事節奏緩慢,後麵越來越快,密度越來越大。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故事,一個發生在當下,一個發生在久遠之前,當下的故事很魔幻,久遠得像發生在神話裏的故事倒很現實。兩個故事被現實中大師寫的小說聯係在一起,大師和很多人的命運被小說中寫到的虛構人物——真實的撒旦真實地改變。書中有對蘇聯社會生活大量的諷刺性描寫,很精彩,但這還是次要的,還是虛實結閤彼此影響的結構最讓人著迷。看的是果麥這版,但據說中央編譯齣版社2017年齣版的版本,有更詳細的注釋,書中有大量隱喻性的內容,該版的注釋可幫助加深理解。
评分本公民看得無話可說。
评分這個版本前後都有感想,那我除瞭感慨一聲絕瞭還能講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