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和玛格丽特

大师和玛格丽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俄) 布尔加科夫
出品人:果麦文化
页数:488
译者:高惠群
出版时间:2019-10
价格:65
装帧:
isbn号码:9787532172788
丛书系列:果麦·外国文学经典
图书标签:
  • 魔幻现实
  • 俄罗斯文学
  • 布尔加科夫
  • 小说
  • 外国文学
  • 大师作品
  • 文学
  • 经典文学
  • 魔幻现实主义
  • 哲学
  • 爱情
  • 俄国文学
  • 讽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魔术师沃兰德(魔王撒旦)带着一只会说话的黑猫空降20世纪30年代的莫斯科,凭借魔力“为非作歹”——爱慕虚荣的市民出尽了洋相,贪婪成性的官员莫名其妙葬送了性命,一座信奉无神论的城市,被超自然的力量搅得天翻地覆……

与此同时,另一个时空中,两千年前的耶路撒冷,一场影响深远的判决正在紧张地进行。究竟该不该处死圣洁而又无罪的年轻人——耶稣?罗马总督陷入千年的纠结,也陷入了千年的悔恨。

一段如月光般凄美的爱情,命定般在莫斯科上演。上帝、魔鬼、焚毁书稿的大师、为爱疯狂的姑娘,一一登场;刽子手、告密者、通奸犯,自私自利者们,接踵而至。光怪陆离的幻景之中,一场跨越时空的狂欢就此展开……

《大师和玛格丽特》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作者虚构了魔鬼对莫斯科的访问,把不可思议的魔法幻想、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平庸粗俗的日常生活衔接在一起,营造出一个真实与虚幻交织、合理与荒诞并存、梦幻与现实融为一体的瑰丽世界。它用轻松诙谐、举重若轻的笔法,连锁喜剧、书中之书的结构,明快坚定、流光溢彩的语言,一扫俄罗斯文学给读者留下的沉重、深刻、难以进入的印象,被评为20世纪最好的俄语小说,法国《理想藏书》俄国文学49部理想藏书之首。

作者简介

米•阿•布尔加科夫(1891-1940)

俄罗斯“白银时代”重要作家,被公认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最无可争议的经典作家,同时也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

布尔加科夫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深受果戈里、歌德等的影响。最初作品以幽默和辛辣的文风著称,揭露并讽刺不良社会现象,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然而从1927年开始,他被批评为严重反对苏维埃。到1929年,他的任何作品都无法通过审查。1939年作家呕心沥血完成了历时12年的巨著《大师和玛格丽特》,1940年便与世长辞,而《大师和玛格丽特》直至1966年才得以面世。这部想象奇诡、包罗万象的作品出版之后,被公认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引发了持续经年的超越国界、超越文学领域的“布尔加科夫热”,并逐渐形成了“布尔加科夫学”。

目录信息

第一部
第一章 千万别跟生人交谈
第二章 本丢•彼拉多
第三章 第七项论证
第四章 追捕
第五章 格里鲍耶陀夫纪事
第六章 果然是精神分裂症
第七章 凶宅
第八章 教授与诗人论战
第九章 科罗维约夫的把戏
第十章 雅尔塔来的坏消息
第十一章 伊万的二重人格
第十二章 魔法表演及当众揭底
第十三章 主人公出现
第十四章 光荣属于雄鸡!
第十五章 尼卡诺尔•伊万诺维奇的梦
第十六章 死刑
第十七章 惊慌不安的一天
第十八章 晦气的造访者
第二部
第十九章 玛格丽特
第二十章 阿扎泽洛的油膏
第二十一章 飞翔
第二十二章 烛光下
第二十三章 撒旦的盛大舞会
第二十四章 解脱大师
第二十五章 总督设法救犹大
第二十六章 埋葬
第二十七章 五十号住宅的结局
第二十八章 科罗维约夫和别格莫特的最后一游
第二十九章 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命运决定了
第三十章 该动身了!该动身了!
第三十一章 沃罗比约夫山上
第三十二章 宽恕与归宿
尾声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大师与玛格丽特,从小说的篇幅来看,倒不如说是撒旦与玛格丽特。生死、宽恕、宗教、爱情、责任。。。。。。整部小说要说的东西如此之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某个主题,似乎相当不容易。尽管如此,看到作者的题目,不能不让人感到某种疑惑:既然是《大师与玛格丽特》,为何第一部...  

评分

我想,布尔加科夫在烧毁《大师与玛格丽特》手稿时的心情,应该和小说中大师烧毁倾注他全部心血和热情却不允许被出版的小说手稿时的心情一样,绝望、恐惧、暴躁、无奈又疯狂。不同的是,大师住进了疯人院,而布尔加科夫选择了重写《大师与玛格丽特》(又名《撒旦狂舞》)...  

评分

永世之作,不能毁弃 ——谈《大师和玛格丽特》 西门媚/文 (首发于腾讯·大家专栏) 很难相信《大师与玛格丽特》写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苏联。小说呈现出复杂先锋的叙事结构,情节设置重重叠叠,现实与魔幻交相辉映。就算放在当代作品中,它都仍是一部充满实验精神的伟大杰作。 ...  

评分

这部小说的手法很奇特,有现实中的人,有魔鬼,有历史中的人。他们在小说中相互交织,魔鬼可以来人间,人可以在天上飞可以参加撒旦的宴会,人可以丑陋无比,魔鬼可以淘气可爱。小说中又包含小说,让人眼花缭乱。小说有三条线索: 1.魔王沃兰德造访莫斯科并且观察这个莫斯科社...  

评分

别逗了,人都是要死的。1940年3月10日,列宁格勒,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死了。与此同时一位骑士低空掠过莫斯科,旗正飘飘,马正萧萧。 大师走了,他终于不用面对哪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哎呦,你怎么还没死?”布尔加科夫是个反动作家,以歌颂叛军曝得大名,...  

用户评价

评分

想用文学作品来逃避现实没想到读了一本讽刺现实的小说。小说想象奇特,最爱片段是玛格丽特在城市上空飞行,参加撒旦舞会。

评分

果麦带插画新版重读,仍然是特别喜欢的小说。不论如交响乐一样弘大辉煌渐进式的结构,幽默的叙述,还是如童话般浪漫的故事,总能让人找到一个切入点迅速进入这本小说。事实上,在布尔加科夫所处的那个高压的时代,写作这样一本书对作者来说并不利,等于被宣判了死刑,可是在四面都没有路如同孤岛的困境之下,创作这本书恰恰又成为布尔加科夫的拯救,让他得以完全回到自己的内心,找到这一样一块纯净与安全之地。所以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通过魔幻想象来达到讽喻现实的目的,它体现了作者不愿屈服于溃烂局势的一种孤勇,但又不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愤怒,而是用优雅高贵的方式去抗争。举世皆浊的时代与社会,拒绝相信真理的存在,虽生犹死。相信真理的存在,对真理抱有信念,勇敢追逐,虽死犹生。

评分

本公民看得无话可说。

评分

沃兰德和他的三个仆从是绝对主角,大师和玛格丽特负责出将入相,串起千年之前的耶路撒冷和千年之后的莫斯科。辉煌的城市已成废墟 永远不变的是不可捉摸的人性。在银白色的月光路上,有人得到宽恕, 有人获得宁静。

评分

很神的一本书。四百多页,像在读一部超长的剧本,人物众多,场景很多,动作很多,对话很多。一开始叙事节奏缓慢,后面越来越快,密度越来越大。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故事,一个发生在当下,一个发生在久远之前,当下的故事很魔幻,久远得像发生在神话里的故事倒很现实。两个故事被现实中大师写的小说联系在一起,大师和很多人的命运被小说中写到的虚构人物——真实的撒旦真实地改变。书中有对苏联社会生活大量的讽刺性描写,很精彩,但这还是次要的,还是虚实结合彼此影响的结构最让人着迷。看的是果麦这版,但据说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版本,有更详细的注释,书中有大量隐喻性的内容,该版的注释可帮助加深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