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萧红 中国文学 小说 经典 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好书,值得一读 中国现代文学
发表于2025-04-16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红研究会特别推荐阅读版本
采用1941年上海杂志公司(桂林)初版文字
原汁原味保留文中东北方言、与现代汉语不尽一致的个别字词习惯用法,可读到更为纯正的萧红文字
收录茅盾论《呼兰河传》及骆宾基《呼兰河传》后记
原创木刻版画,还原精彩故事情节,插图珍藏版
《呼兰河传》是萧红代表名作,1941年由桂林上海杂志公司初版。备受鲁迅、茅盾、夏志清推崇,茅盾评价其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萧红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全文以“我”的视角,描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的风土人情,通过追忆家乡各色人物和生活画面,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百姓平凡、愚昧的生活日常。萧红笔下与祖父的情感,“后花园”里的有趣回忆都让读者为之动容。
萧红,原名张廼莹
1911年6月1日出生于哈尔滨市呼兰河区
1942年萧红病逝于香港浅水湾,年仅31岁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
萧红23岁踏进文坛,凭借《生死场》一举成名
鲁迅称赞她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茅盾、夏志清等都对萧红大加赞赏
萧红一生情路坎坷,但从未放弃对自由和爱的渴望与追求。
萧红是那个时代异于众人的存在,都说她是左翼,我看,萧红只是渴望爱情和自由,政治看得很轻的。接下去,也正是这样,才写得纯净、动人,才留得住一点文学上“无用的永恒”。
评分#重读# 从小学《火烧云》始,这些流淌着寂寥诗意与痛彻陈诉的文字,读过无数遍,随着自身对所知“人生”能抵达的界限越来越远,感受到的苦涩况味也更丰富。通篇简言白描,满目伶仃悲凉,不乏幽默,清新优美的段落也足量,却读到满目含泪,轻轻巧巧几句就在心上撕了伤口(堪称语言天才),沉郁愤激,最终和她笔下的人物一样,怅然叹声“不过是命罢!”有何办法,生老病死,“活着的人就是把死去的人埋好”(契诃夫),天灾人祸悲欢离合,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不得意又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这些不知光明在哪的人生死不怕,秉持长久沿袭的黑暗准则,以麻木应对苦痛,以原始的顽强抗争无常,国人特性被描摹得入骨。对后花园中与祖父相伴的童年时光是唯一慰藉。
评分在呼兰河城,卖凉粉的一过去,一天也就快黑了,乌鸦一飞过,这一天才真正过去了,卖豆腐的一收市,一天的事情就完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而童年寂寞的萧红,乡村岁月里的那些事物,瘟猪肉,种韭菜,买黏糕,上祖坟,染鸡仔,云游的真人跳大神,可怜的小团圆媳妇烧替身。萧红只是来一句,我的家,真荒凉啊。没想临了,一生孤寂的萧红,坟却在香港红男绿女的浅水湾,没有回到呼兰河。
评分这个版本真的特别好,朴实,有有点小心意。附书签也简简单单,又好看。
评分萧红太冷了,冷眼看待中国农村的人事,我都能听到她隐藏起来的冷笑,但和祖父的那一段又写得何其炽烈,简直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写童年的文字,这种对比更让人感慨,一个火热任性的女孩,和一个冰冷桎梏的社会。
作者注:真正的天才不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出现的。而是以时间为帷幕出现的。萧红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潜水之后终于浮出了时间的水面。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推崇。看看现在的出版市场,萧红的书出了好多本落。本文只是很久前的一个应试之文。希望大家喜欢。riluo520@163.com 纪念...
评分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香港完成了追忆童年时光的《呼兰河传》。当时是南国的严冬,可究竟不比萧红的故乡黑龙江呼兰河城。萧红在《呼兰河传》的开头写道: 严冬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大地则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
评分(前话:这是我去年写的一篇文章,本没打算过贴到这儿来。今天发觉豆瓣没有关于萧红的评论。无需多言,推荐萧红的小说《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不限此册) 正文:关于萧红的传记很多,大概很多人都是先了解到一点她的身世,其次才读到她作品吧。我却不是,在我读书的历...
评分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
评分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是高二还是高一,那一年,要放寒假了,我去帮好友收拾东西,在她寝室的地上,看到了一本叫做《呼兰河传》的书。从那一刻起,萧红走进了我的人生。 那个寒假,酷爱读书的我把这本书看了又看。看到睡觉时都不忍丢手。那淡淡的文字,和淳朴的画面,萧红像是邻...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