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白看》是王路在经典史学和文学功底的一次集中展现,全书分“山林”“市井”“渔樵”三部分,对《水浒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人情世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王路的分析看出了林冲的愚、李忠的厚、鲁智深的孤独……给读者以别开生面的感觉,有助于广大读者理解名著。
王路,是当红青年作家,曾任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在腾讯大家等媒体开设专栏。出版随笔集《沉住气,吃硬饭》、《唧唧复唧唧》等四种。现在做自媒体,豆瓣有7万关注,知乎12万关注,微信公众号“王路在隐身”有近20万关注。近年来多数受邀在高校讲座,广受欢迎。
“断网听雨伤旧事,开灯熬夜看闲书。” 这是昨天想发的诗,看书到深夜,忘了。找不到书看的朋友,我推荐王路的这一本。 王路老师是闲人,我们需要这样的闲人。这书比金圣叹有理,天大地大,理最大。有理有趣,尽矣。 昨天一口气看完武松之慧、林冲之愚,鲁智深之俗,潘金莲之失...
评分文/夏丽柠 金圣叹说过,“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呢?因为《水浒》里杀机重,《三国》里心机重。年轻人爱冲动,老年人爱琢磨,都是徒添人生的疲累。明末清初才子金圣叹,一生孤傲率真,怀才不遇,恐怕对人世冷暖自有体悟。 作为普通读者,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
评分(本文发表于《南方教育时报》) 写品读文章,好比炒肉菜。有人肉是肉,菜是菜,互不相干;有人肉中有菜,菜中有肉,相辅相成;有人能让配菜借得肉味,单独入口也回味无穷。王路的《水浒白看》大概是最后一种,在扎实的细读基础上,文字本身笔力十足,发散得当,读来颇有滋味。...
评分作为钦点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在今日中国人当中的地位自不待言,当然,即便剔除这一因素,它在中国长篇小说史上的重要性也不容置疑。不过,《水浒》也是一部争议之书,不仅因为它宣传的价值观念是否真如其所述那般正当值得推敲(参见《告别革命》),而且因为常见的...
评分王路很有自信,直接将书名取为《水浒白看》,他在自序里说此书名有两层意思,“你以前的《水浒》都是白看了”,或是另有一层意思,比较适合我这种不擅长读《水浒》之人——“把《水浒》看明白了。”有了这个前情提要后,再读完《水浒白看》后,就不自觉的去思索以前是否真的“...
没有大而无当的借古说今、古今相照、把玩定见,而是直插人性的、世俗的幽暗处,这种写法既需要笔力,也需要勇气,因为这样呈现的终究是关于一个早已固化的经典文本世界的一家之言。所幸这里的一家之言,自有其依托。作者笔力足够,又有独到的知识结构加持,使得这本解读好看也耐看。《水浒》可快意洒脱,亦可悲戚幽怨。"少不看水浒",其实任谁都白看。
评分看完后很想把《水浒传》找出来再看一看。被作者点评过的每一位人物都不再是印象中的虚构抽象,而是更加丰满鲜活。附带对金圣叹的点评也很有趣。
评分名字起的太好了,读的时候的确感觉自己没有读过水浒,很细致的分析,尤其喜欢潘金莲和李逵那几篇。看作者的公众号总觉得他有点迂腐,但是这种迂腐有种纯真的气息。总之特别喜欢他的文字。
评分名字有几分狂气,一本书下来倒也不觉得是问题,尤其是对李鬼夫妇、卢俊义之妻,特别是潘金莲等等“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的叙述,让人非常敬佩。非要说问题,就是有些篇目太短了,有媒体气,还是长文过瘾,应当规范一下啊
评分以水浒,浇心中之块垒,眼底世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