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许纪霖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63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8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59303
丛书系列:许纪霖在文景
图书标签:
  • 知识分子
  • 历史
  • 许纪霖
  • 思想史
  • 文化
  • 传记
  • 文学
  • 中国知识分子
  • 安身立命
  • 哲学
  • 人生意义
  • 自我成长
  • 心灵修养
  • 命运抉择
  • 内在力量
  • 生活智慧
  • 精神追求
  • 价值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何谓大时代?

整个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不仅与政治环境发生激烈的冲突,而且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矛盾。

处在近代这样一个低沉与亢奋、忧患与通达、沮丧与自信错综交织的大时代里,知识分子对命运如何抉择?安身立命,继而立国兴邦。

何以安身?以其精神为火焰,在历史的演变与脉络中照亮出一条道路。

为谁立命?以其气节与尊严,重燃日益幽暗之人性、维系民族之文化。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从曾国藩、梁漱溟、胡适、林语堂,到沈从文、巴金、史铁生、王小波,中国知识分子形成了怎样的代际更替?

悉数新与旧、东与西、传统与现代的接续,剖析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窥见现代中国的思想变迁——

“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

安身立命,继而立国兴邦。

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可以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人生关怀:社会(政治)关怀、文化(价值)关怀和知识(专业)关怀。这是三种不同层面的人生关怀,有着由显到隐、由外向内、由入世到出世的区别。作为任何一代和任何一个知识分子,这三种关怀都是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同时具备的。

《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从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个案研究出发,进而关照到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和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既是一幅宏观的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像,亦是一张张纤毫毕现的知识分子个体的心灵图景。

作者简介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近著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启蒙的自我瓦解》(合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合著)、《启蒙如何起死回生》、《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等。

目录信息

自 序
上篇 特写
第一编 在中西新旧之间
曾国藩:中国式的入世禁欲
张之洞:生于末世的一代儒臣
黄远生:忏悔中的精神升华
杜亚泉:“旧派中的新派”在五四前后的命运
梁漱溟:最后一个儒家
第二编 知识与心灵的世界
胡 适:好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乌托邦
周作人:现代隐士的一幕悲剧
林语堂:战士、名士与隐士
林同济:紧张而丰富的心灵
第三编 知识分子与权力体制
陈布雷:“道”与“势”之间的挣扎
丁文江:出山不比在山清
翁文灏:一个科学家的错位
蒋廷黻:瓷器店中的猛牛
叶公超:误入宦途侯门深
第四编 激情、豪气与虚无
沈从文:做志士还是绅士?
巴 金:永远的安那其主义者
傅斯年:一代豪杰傅大炮
汪精卫:虚无主义的任性牺牲
第五编 思想的自我改造
金岳霖:走出阁楼之后
朱自清: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
闻一多:激情的归途
吴 晗:可怜一觉开封梦
第六编 世纪末的知识分子
张中晓:思想史上的又一位先知
顾 城:在诗意与残忍之间
史铁生:另一种理想主义
王小波:他思故他在
王元化:“我是十九世纪之子”
下篇 群像
第一编 知识分子的宏观图景
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考察
入世与出世——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
外圆与内方——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
超然与介入——东西方知识分子比较与其他
“少数人的责任”——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第二编 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
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社会
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
帝都与魔都:现代中国的城市知识分子(1900—1937年)
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
附录
在刺猬与狐狸之间——我的知识分子研究之路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完发现我做了100多条笔记。 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听起来多少有些讽刺,在思想史上却相当厚重。近代史上圆片眼镜,麻色长袍,合上书眼前都是那些薄弱身影,或奔走流血呼吁救国,或潜心学术创造知识,五四精神是他们迎风飘扬的军旗,午夜梦回的归宿。以书为镜方知自己的短浅狭隘...  

评分

前几天在校车上,一个同学问我在读什么书,我说,《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她问,什么是大时代?我当时被问住了,心想:为什么从晚清至今是大时代呢? “知识分子史”这门课程已接近尾声,此刻脑际闪过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轴心突破”时期游士的“士志于道”,西汉郎吏的朴实...  

评分

许老师这本书,是一些文章连缀而成。去年出版,一时热门,今乃拜读,对许老师的印象还是一如既往,有“见面不如闻名”之憾。 刚读完序,很多不能理解。 比如“前后三代”的分法,识见不可谓深。其中“晚清一代”和“17年一代”是陈旧的这一说法,赵树理、周立波在许先生这样的6...  

评分

看完发现我做了100多条笔记。 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听起来多少有些讽刺,在思想史上却相当厚重。近代史上圆片眼镜,麻色长袍,合上书眼前都是那些薄弱身影,或奔走流血呼吁救国,或潜心学术创造知识,五四精神是他们迎风飘扬的军旗,午夜梦回的归宿。以书为镜方知自己的短浅狭隘...  

评分

看完发现我做了100多条笔记。 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听起来多少有些讽刺,在思想史上却相当厚重。近代史上圆片眼镜,麻色长袍,合上书眼前都是那些薄弱身影,或奔走流血呼吁救国,或潜心学术创造知识,五四精神是他们迎风飘扬的军旗,午夜梦回的归宿。以书为镜方知自己的短浅狭隘...  

用户评价

评分

浮光掠影,却也把最卓著的几个人省了

评分

早课:许纪霖《安身立命》,知识分子或君子,都应该是大来大往之人,有些尽理,有些尽性,有些尽情,有些是尽气,比如才气或才艺,尽了叫终,所以君子死就叫做终,因为知道落在什么位置上,这是安身立命之处,而小人浪生浪死,不知道何以为终,要到哪里去。许在这里,并没指出哪个身要尽,命要立在哪处,只是搜罗材料,述而不作,观念和选人也狭隘了点,厚厚一本,兑水颇多。

评分

interesting.

评分

着重看了顾城和王小波,小时候觉得语文真没用,语文老师痛心得很,觉得我们不可教也,现在觉得高考题都特精彩,所以中国的教育模式绝对出问题了,不应该一股脑扎堆读书,小孩儿根本不懂

评分

interestin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