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邊城

重訪邊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藝齣版社
作者:張愛玲
出品人:青馬文化
頁數:224
译者:
出版時間:2019-7
價格:3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0218730
叢書系列:張愛玲全集(2019版)
圖書標籤:
  • 張愛玲
  • 隨筆雜文
  • 短篇小說
  • 中國文學
  • 中國
  • 隨筆散文
  • 隨筆
  • 散文
  • 重訪邊城
  • 瀋從文
  • 湘西
  • 鄉土文學
  • 人性
  • 孤獨
  • 邊城
  • 命運
  • 迴憶
  • 詩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全新增補張愛玲遺稿《愛憎錶》。70歲的你,如何迴望17歲的自己?

◑“我答錯瞭,但是無論如何,我覺得另一個答案也不妥。我已經費盡心力,就也隻好隨它去瞭。”——《愛憎錶》

◑張愛玲的文學生涯是從創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沒有寫過一篇小說,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躋身二十世紀ZUI YOU秀的中國作傢之列。——陳子善(中國現代文學專傢)

◑“張愛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張愛玲自己,這裏有她一生的經曆與感受。”——止庵

◑讀《重訪邊城》,認識暮年時代的張愛玲。

從一九四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張愛玲散文創作橫跨半個世紀,《重訪邊城》收錄她晚年時期的散文作品。這本書裏,有《羊毛齣在羊身上》《惘然記》《海上花的幾個問題》《關於小艾》《重訪邊城》等散文篇目,有她用珍藏的老照片坦陳生命曆程的《對照記》,並特彆嶄新增補遺稿《愛憎錶》,完整呈現瞭張愛玲傳奇一生的華麗與蒼涼。從《愛憎錶》,看70歲的張愛玲如何迴望17歲的自己。讀《重訪邊城》,重新認識暮年時代的張愛玲。

著者簡介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傢。祖籍河北豐潤,1920年9月生於上海,1995年9月逝於美國洛杉磯。張愛玲深受中國古典文學影響,又接受瞭良好的西式教育,從而形成中西兼備的文學視野。她的作品多著眼於普通人的命運,洞察人性的幽微,又有強烈的曆史意識,寫齣瞭大變動時代下的眾生相,意象豐富,創造瞭一種蒼涼的文學筆法,在承續中國文學傳統的基礎上,構建瞭自己豐富而獨特的文學世界。

圖書目錄

目錄
羊毛齣在羊身上 1
把我包括在外 7
錶姨細姨及其他 8
談吃與畫餅充飢 13
惘然記 30
惘然記前記 33
信 35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 37
迴顧傾城之戀 41
關於小艾 42
續集自序 43
草爐餅 46
草爐餅後記 49
“嗄?”? 50
笑紋 56
對照記 59
編輯之癢 139
四十而不惑 141
憶西風 142
笑紋後記 145
重訪邊城 146
一九八八至—? 170
愛憎錶 17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不是“张迷”,反倒挺喜欢这本史料性较强的散文集。 两篇长文谈看书,实际上主要是讲《叛舰喋血记》及其相关著作。 张爱玲找出的事件起点,竟类似“装B被雷劈”——船长布莱是跟随大探险家库克起家的,后者在“南太平洋这些岛上为了顾到自己身份,不近女色,土人奉若神明。布莱...  

評分

昨天路上难得清静,我一路走着晃荡到北站家乐福,还开着。我在二楼的书报亭买了张爱玲的《重访边城》,和去年在大陆文学界掀起死水微澜的《小团圆》一样,都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的,作为张爱玲全集中的一种。 今天下午找到1963年的英文版,对照阅读。 既然克里斯蒂娃...  

評分

早先并非张爱玲的粉丝,直到这本《边城》。 它与沈丛文并无关系,但总是禁不住想:两人之间,莫非有某种神交? 原来也并不懂张爱玲。 加拿大有位作家叫爱丽丝·蒙罗,她的那本Runaway (《逃离》,或叫《出走》),写几个女子都不由离家出走的故事,一种成长中毫不觉得、毫无由...  

評分

虽说以“重访边城”为题,可真正涉及这一部分内容却是在书的倒数第二部分,所占篇幅很小。前面大都说的是对一些作家,文学作品的介绍或评价,中间还附有几张家庭照。可真正让我走近张爱玲的却是后边那小小的一部分。 边城指的是台湾和香港,十年之后张爱玲再度回到了那里。令我...

評分

这篇饱蕴深情的游记,倒是像“解说词”或者“导游词”,定会给当下本就火爆的“台湾游”热再浇一勺油。一句“没这么像国画”点破了台湾与大陆之间藕断丝连的文化渊源,像台北的红砖道一样给人温暖感,让人心生冲动,想立即飞奔到这个宝岛上去尝尝当时爱玲在花莲吃到的那种...  

用戶評價

评分

對照12版和新版《重訪邊城》,供重溫張散文取捨不定閤集版本時參考。12版多齣14篇,不乏《憶鬍適之》《談看書》等重要散文,其中《談看書》主要談及史前白種人在遠東的蹤跡。19版新編入殘缺手稿整理《愛憎錶》,第203頁似有漏印。老版內容較為詳盡,新版封麵虧凸月頗彆緻新穎。

评分

封麵的月亮在張愛玲的文章中是極重要的意象,但實物不如圖片好看。《愛憎錶》中有不少內容在《雷峰塔》中已經拜讀過瞭,“人們往往排著長隊去買他們不需要的東西”。

评分

封麵的月亮在張愛玲的文章中是極重要的意象,但實物不如圖片好看。《愛憎錶》中有不少內容在《雷峰塔》中已經拜讀過瞭,“人們往往排著長隊去買他們不需要的東西”。

评分

封麵的月亮在張愛玲的文章中是極重要的意象,但實物不如圖片好看。《愛憎錶》中有不少內容在《雷峰塔》中已經拜讀過瞭,“人們往往排著長隊去買他們不需要的東西”。

评分

張愛玲後期的散文倒又醇厚有味,尤其是她的文字發展齣一種新路數,腦洞小劇場特彆多,僅看一些標題:《"嗄?"?》,《一九八八至----?》,如果用電腦來檢索,她後期散文標點符號裏頭肯定問號用的特彆多,有疑有猜,有問有答,雖然是自己思考也沒法取證的答案。這在她的《紅樓夢魘》裏要更明顯,大概也是要考證,鍛煉齣一種思維能力和筆法,像阿加莎剋裏斯蒂筆下的瑪波爾小姐,在另一個領域裏斷案,雖然隻限於自娛自樂。//像《私語》《對照記》《愛憎錶》都是她對自己身世的官方錶達,更私隱(比如對母親的恨)的她本來也沒打算發錶,《對照記》裏頭很多簡單的句子都齣乎意料的感動人(比如"她總是說湖南人最勇敢。",比如張愛玲祖母待字閨中時寫的那首可能並不存在的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