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增补张爱玲遗稿《爱憎表》。70岁的你,如何回望17岁的自己?
◑“我答错了,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另一个答案也不妥。我已经费尽心力,就也只好随它去了。”——《爱憎表》
◑张爱玲的文学生涯是从创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没有写过一篇小说,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跻身二十世纪ZUI YOU秀的中国作家之列。——陈子善(中国现代文学专家)
◑“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张爱玲自己,这里有她一生的经历与感受。”——止庵
◑读《重访边城》,认识暮年时代的张爱玲。
从一九四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张爱玲散文创作横跨半个世纪,《重访边城》收录她晚年时期的散文作品。这本书里,有《羊毛出在羊身上》《惘然记》《海上花的几个问题》《关于小艾》《重访边城》等散文篇目,有她用珍藏的老照片坦陈生命历程的《对照记》,并特别崭新增补遗稿《爱憎表》,完整呈现了张爱玲传奇一生的华丽与苍凉。从《爱憎表》,看70岁的张爱玲如何回望17岁的自己。读《重访边城》,重新认识暮年时代的张爱玲。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祖籍河北丰润,1920年9月生于上海,1995年9月逝于美国洛杉矶。张爱玲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又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从而形成中西兼备的文学视野。她的作品多着眼于普通人的命运,洞察人性的幽微,又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写出了大变动时代下的众生相,意象丰富,创造了一种苍凉的文学笔法,在承续中国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文学世界。
在上海的几天,极累极乏,他们问我,还要去什么地方。我靠在墙上,摆摆手说,随便。 登时大脑有火花亮了亮,我说:去找找张爱玲故居吧。声线扬了起来,想必是雀跃和期待的。那夜,蒙了被睡了去,难得的无梦好觉。而我原以为,过去的那些眷眷会浮出水面。 【有缘法】...
评分张爱玲曾经在散文《中国的日夜》中写道:“我真快乐我是走在中国的太阳底下……快乐的时候,无线电的声音,街上的颜色,仿佛我也都有份;即使忧愁沉淀下去也是中国的泥沙。总之,到底是中国。”对于中国,尤其是上海,张爱玲终其一生,都怀着种深切的爱,这种爱,不是欣赏,而...
评分虽说以“重访边城”为题,可真正涉及这一部分内容却是在书的倒数第二部分,所占篇幅很小。前面大都说的是对一些作家,文学作品的介绍或评价,中间还附有几张家庭照。可真正让我走近张爱玲的却是后边那小小的一部分。 边城指的是台湾和香港,十年之后张爱玲再度回到了那里。令我...
评分宋以朗先生将张爱玲的遗稿出版了,我觉得张爱玲不是卡夫卡。卡夫卡的遗稿可以另这个世界疯狂地爱上卡夫卡遗稿,但张爱玲的遗稿我却始终觉得没有这样的魅力。 《小团圆》的零散在《重返边城》一样存在,总的来说,《重返边城》不算是一本书,而更像是,一本混乱的杂稿。 还是从...
评分张爱玲曾经在散文《中国的日夜》中写道:“我真快乐我是走在中国的太阳底下……快乐的时候,无线电的声音,街上的颜色,仿佛我也都有份;即使忧愁沉淀下去也是中国的泥沙。总之,到底是中国。”对于中国,尤其是上海,张爱玲终其一生,都怀着种深切的爱,这种爱,不是欣赏,而...
对照12版和新版《重访边城》,供重温张散文取舍不定合集版本时参考。12版多出14篇,不乏《忆胡适之》《谈看书》等重要散文,其中《谈看书》主要谈及史前白种人在远东的踪迹。19版新编入残缺手稿整理《爱憎表》,第203页似有漏印。老版内容较为详尽,新版封面亏凸月颇别致新颖。
评分还是最喜欢这版的封面,简洁但在某种意义上又很符合整本散文!
评分人生往往是排长龙去买不怎么想要的东西
评分因为喜欢封面,多打一颗星
评分还行,还是有些年轻时的纠结味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