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边城

重访边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爱玲
出品人:青马文化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3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0218730
丛书系列:张爱玲全集(2019版)
图书标签:
  • 张爱玲
  • 随笔杂文
  • 短篇小说
  • 中国文学
  • 中国
  • 随笔散文
  • 随笔
  • 散文
  • 重访边城
  • 沈从文
  • 湘西
  • 乡土文学
  • 人性
  • 孤独
  • 边城
  • 命运
  • 回忆
  • 诗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新增补张爱玲遗稿《爱憎表》。70岁的你,如何回望17岁的自己?

◑“我答错了,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另一个答案也不妥。我已经费尽心力,就也只好随它去了。”——《爱憎表》

◑张爱玲的文学生涯是从创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没有写过一篇小说,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跻身二十世纪ZUI YOU秀的中国作家之列。——陈子善(中国现代文学专家)

◑“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张爱玲自己,这里有她一生的经历与感受。”——止庵

◑读《重访边城》,认识暮年时代的张爱玲。

从一九四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张爱玲散文创作横跨半个世纪,《重访边城》收录她晚年时期的散文作品。这本书里,有《羊毛出在羊身上》《惘然记》《海上花的几个问题》《关于小艾》《重访边城》等散文篇目,有她用珍藏的老照片坦陈生命历程的《对照记》,并特别崭新增补遗稿《爱憎表》,完整呈现了张爱玲传奇一生的华丽与苍凉。从《爱憎表》,看70岁的张爱玲如何回望17岁的自己。读《重访边城》,重新认识暮年时代的张爱玲。

作者简介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祖籍河北丰润,1920年9月生于上海,1995年9月逝于美国洛杉矶。张爱玲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又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从而形成中西兼备的文学视野。她的作品多着眼于普通人的命运,洞察人性的幽微,又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写出了大变动时代下的众生相,意象丰富,创造了一种苍凉的文学笔法,在承续中国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文学世界。

目录信息

目录
羊毛出在羊身上 1
把我包括在外 7
表姨细姨及其他 8
谈吃与画饼充饥 13
惘然记 30
惘然记前记 33
信 35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 37
回顾倾城之恋 41
关于小艾 42
续集自序 43
草炉饼 46
草炉饼后记 49
“嗄?”? 50
笑纹 56
对照记 59
编辑之痒 139
四十而不惑 141
忆西风 142
笑纹后记 145
重访边城 146
一九八八至—? 170
爱憎表 17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虽说以“重访边城”为题,可真正涉及这一部分内容却是在书的倒数第二部分,所占篇幅很小。前面大都说的是对一些作家,文学作品的介绍或评价,中间还附有几张家庭照。可真正让我走近张爱玲的却是后边那小小的一部分。 边城指的是台湾和香港,十年之后张爱玲再度回到了那里。令我...

评分

一气儿读完她的《重访边城》,像《谈看书》的感觉,散散的,没什么主题结构的划分,想到哪写到哪,素材多得不得了。读起来也不隔,有人说她后期的作品好,比如《同学少年都不贱》和《小团圆》,两者文风像,可我一直没觉得她早期和后期有什么大不同。《重访边城》也不似新出土...  

评分

这篇饱蕴深情的游记,倒是像“解说词”或者“导游词”,定会给当下本就火爆的“台湾游”热再浇一勺油。一句“没这么像国画”点破了台湾与大陆之间藕断丝连的文化渊源,像台北的红砖道一样给人温暖感,让人心生冲动,想立即飞奔到这个宝岛上去尝尝当时爱玲在花莲吃到的那种...  

评分

宋以朗先生将张爱玲的遗稿出版了,我觉得张爱玲不是卡夫卡。卡夫卡的遗稿可以另这个世界疯狂地爱上卡夫卡遗稿,但张爱玲的遗稿我却始终觉得没有这样的魅力。 《小团圆》的零散在《重返边城》一样存在,总的来说,《重返边城》不算是一本书,而更像是,一本混乱的杂稿。 还是从...  

评分

昨天路上难得清静,我一路走着晃荡到北站家乐福,还开着。我在二楼的书报亭买了张爱玲的《重访边城》,和去年在大陆文学界掀起死水微澜的《小团圆》一样,都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的,作为张爱玲全集中的一种。 今天下午找到1963年的英文版,对照阅读。 既然克里斯蒂娃...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是最喜欢这版的封面,简洁但在某种意义上又很符合整本散文!

评分

还是最喜欢这版的封面,简洁但在某种意义上又很符合整本散文!

评分

2020年第30本:休息日在家闲翻书。背景乐切换来切换去,书页停停顿顿。仔细看了看对照记里的老照片。合上书,看了看封面的半轮月,读了读封底的“人老了大都是时间的俘虏,被圈禁禁足。它待我还好——当然随时可以撕票。一笑。”好像结束了又好像没结束。

评分

张爱玲后期的散文倒又醇厚有味,尤其是她的文字发展出一种新路数,脑洞小剧场特别多,仅看一些标题:《"嗄?"?》,《一九八八至----?》,如果用电脑来检索,她后期散文标点符号里头肯定问号用的特别多,有疑有猜,有问有答,虽然是自己思考也没法取证的答案。这在她的《红楼梦魇》里要更明显,大概也是要考证,锻炼出一种思维能力和笔法,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玛波尔小姐,在另一个领域里断案,虽然只限于自娱自乐。//像《私语》《对照记》《爱憎表》都是她对自己身世的官方表达,更私隐(比如对母亲的恨)的她本来也没打算发表,《对照记》里头很多简单的句子都出乎意料的感动人(比如"她总是说湖南人最勇敢。",比如张爱玲祖母待字闺中时写的那首可能并不存在的诗。)

评分

还是最喜欢这版的封面,简洁但在某种意义上又很符合整本散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