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南朝梁]刘勰
出品人:
页数:208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2-1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49481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大学经典
图书标签:
  • 古典文学
  • 文心雕龙
  • 文学理论
  • 刘勰
  • 中国文学
  • 国学
  • 文学
  • 经典
  • 古典文学
  • 文论
  • 古代文评
  • 刘勰
  • 南朝文学
  • 中国古典美学
  • 文学批评史
  • 诗文理论
  • 文学理论
  • 古代学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对文学起源、文体类别、神思、风格、修辞、鉴赏、作家人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作者刘勰的文学观,以儒家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见解精辟,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作品风格刚健,富有诗意。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文心雕龙》评本提要/1
凡例/1
文心雕龙/1
原道第一/l
征圣第二/3
宗经第三/5
正纬第四/7
辨骚第五/9
明诗第六/11
乐府第七/13
诠赋第八/15
颂赞第九/17
祝盟第十/19
铭箴第十一/21
诔碑第十二/23
哀吊第十三/25
杂文第十四/27
谐讔第十五/29
史传第十六/3l
诸子第十七/34
论说第十八/36
诏策第十九/38
檄移第二十/40
封禅第二十一/42
章表第二十二/44
奏启第二十三/46
议对第二十四/48
书记第二十五/50
神思第二十六/53
体性第二十七/55
风骨第二十八/57
通变第二十九/59
定势第三十/61
情采第三十一/63
熔裁第三十二/65
声律第三十三/67
章句第三十四/69
丽辞第三十五/71
比兴第三十六/73
夸饰第三十七/75
事类第三十八/77
练字第三十九/79
隐秀第四十/81
指瑕第四十一/83
养气第四十二/85
附会第四十三/87
总术第四十四/89
时序第四十五/91
物色第四十六/94
才略第四十七/96
知音第四十八/99
程器第四十九/10l
序志第五十/103
附录/105
章太炎讲授《文心雕龙》纪录稿两种(整理稿)/章太炎105
一、文心雕龙札记/105
二、文学定谊诠国学讲习会略说/109
章太炎讲解《文心雕龙》辨释/周兴陆115
文心雕龙私记(整理稿)/叶瀚129
读《文心雕龙私记》/黄霖134
后记/13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古代的文士,理想都是文名流传于世。所以我们现在才有机会手捧那么多珍贵的智慧结晶。现在的文化人,想的都是如何哗众取宠赚尽噱头。正如刘勰所说的,世情与文风相互影响。我们现在的书为什么那么浮躁,因为这个时代就很浮躁。正可以说是浮躁得无比恰当。 以前我读小说,...  

评分

说实话,一本文言古文,有多少人是字字珠玑般读完,大抵是抱着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心态。堪称中国古典文学最高峰的《红楼梦》,我也曾抱着敬畏经典的心,奉若神明的阅读每一页,但是我走不进它,直到现在我对它的理解也只是众人水品,稍知一二,实在没有什么刻骨记忆。 ...  

评分

《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著。最初想看这本书是缘于一位老师的推荐。后来花了好久的时间,终于把这本书抄完。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史评论著作(当然这是我的感觉),出版说明里的原话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一部理论批评著作。 全书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文章,先...  

评分

可以有时间做书摘是很幸福的事,记一些浩如烟海的文字里的共鸣,犹如整本书盛装出席只为衬托这几句,有意无意再翻看时,就像置身于胸中丘壑里凝神一顾便无穷般若心自在,所以很多书偏向只复看自己的书摘。而少有几本书则觉得整本都该抄下来都该常捧原著,甚至希望有记忆面包可...  

评分

《文心雕龙》一书共50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为“文之枢纽”,属于本质论;《明诗》以下20篇,为论文叙笔,属于文体论;《神思》以下19篇,为剖情析采,属创作论,《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气》五篇为杂论,《序志》...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读的似懂非懂,最后还是不懂的书,必须五星。 刘勰老祖当年可是和紫薇拦乾隆马车一样,把沈约的马车给拦了,献了书才得以扬名立万。又要写书又要拦马车,真不容易! 最爱《神思》一篇,正在修炼中……

评分

这书秒杀一切作文方法大全

评分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评分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譬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矣。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评分

十卷 60页 抄了两遍 从假期开始到现在 翻来覆去的抄 今天抄完最后一个字 想起所有教授都提到的这本书 赞口不绝地说它好 刘勰早在南朝悟到这些道理 简洁精辟 辞法和力道让我跪了一遍又一遍 这是应该全本照背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