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与刑罚

论犯罪与刑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切萨雷·贝卡里亚
出品人:
页数:183
译者:黄风
出版时间:2008-11-1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422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
  • 法律
  • 刑法
  • 贝卡利亚
  • 犯罪学
  • 经典
  • 论犯罪与刑罚
  • 贝卡里亚
  • 刑法
  • 犯罪学
  • 刑罚制度
  • 法律哲学
  • 刑事政策
  • 司法公正
  • 人权保护
  • 罪刑法定
  • 法律改革
  • 法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论犯罪与刑罚》这部著作篇幅虽然不大,但影响却极为深远,被誉为刑法学乃至法学领域里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论犯罪与刑罚》原著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自1993年由黄风教授第一次翻译成中文出版以来,《论犯罪与刑罚》已被列人中国刑法学研习者的必读书目。当时译本依据的是原著法文译本编排次序(也称42章版,由法国学者对原著重新编排章节而成),此次再版依据的是原著的47章版,由黄风教授最新授权。

作者简介

切萨雷·贝卡里哑(1738—1794),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738年3月15日生于米兰一个贵族家庭,1758年毕业于帕维亚大学,攻读法律专业。1762年发表处女作《论米兰公国1762年货币混乱及其救治》。1764年完成《论犯罪与刑罚》,并于当年出版,由此一举成名,并为他赢得了长久的声誉。1768年成为米兰宫廷学校经济贸易学教授,讲授经济学课程。1771年成为米兰公共经济最高委员会成员,先后负责过经济部门和司法部门。1791年又被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任命为伦巴第刑事立法改革委员会的成员,其间力主废除死刑。

目录信息

致读者
引言
第1章 刑罚的起源
第2章 惩罚权
第3章 结论
第4章 对法律的解释
第5章 法律的含混性
第6章 刑罚与犯罪相对称
第7章 在犯罪标尺问题上的错误
第8章 犯罪的分类
第9章 关于名誉
第10章 决斗
第11章 关于公共秩序
第12章 刑罚的目的
第13章 证人
第14章 犯罪嫌疑和审判形式
第15章 秘密控告
第16章 刑讯
第17章 关于国库
第18章 宣誓
第19章 刑罚的及时性
第20章 暴侵
第21章 对贵族的刑罚
第22章 盗窃
第23章 耻辱
第24章 懒惰者
第25章 驱逐和没收财产
第26章 关于家庭精神
第27章 刑罚的宽和
第28章 关于死刑
第29章 关于逮捕
第30章 程序和时效
第31章 难以证明的犯罪
第32章 自杀
第33章 走私
第34章 关于债务人
第35章 庇护
第36章 悬赏
第37章 犯意,共犯,不予处罚
第38章 提示性讯问,口供
第39章 一类特殊的犯罪
第40章 虚伪的功利观念
第41章 如何预防犯罪
第42章 科学
第43章 司法官员
第44章 奖励
第45章 教育
第46章 恩赦
第47章 总结
导读:贝卡里亚及其刑法思想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不是书评,而是读书笔记,作用是梳理思路 记在豆瓣上方便以后查找而已 ----------------------我----是----分----隔----线--------------------------------- 秘密控告 最大的好处大概是保护原告不受伤害(伤害分为来自被告的伤害和来自公众的伤害) 1. 来自被告的伤...

评分

不是书评,而是读书笔记,作用是梳理思路 记在豆瓣上方便以后查找而已 ----------------------我----是----分----隔----线--------------------------------- 秘密控告 最大的好处大概是保护原告不受伤害(伤害分为来自被告的伤害和来自公众的伤害) 1. 来自被告的伤...

评分

16世纪上半叶,马基雅维利在他的政治思想里谈到了法律对于塑造公民美德的重要性,甚至不惜夸大了立法者的地位。但法治并不是他的压倒性需求,王权才是绝对的纯在。18世纪的欧洲,自诩为“太阳”的君主们已经把他的学说发挥到极致。王庭的阴影下颤栗着的伛偻的身影,同时还在恐...  

评分

本人是一名法学专业大学生 近期作《论犯罪与刑罚》的书评 特此参照豆瓣上的书评 摘录一些个人认为具有观点价值 突出的viewpoint 立法是一门艺术 一、个人体会与思考 1、世界各国还是有必要保留死刑,特别是对中国来说。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中国法律文化崇尚...  

评分

本人是一名法学专业大学生 近期作《论犯罪与刑罚》的书评 特此参照豆瓣上的书评 摘录一些个人认为具有观点价值 突出的viewpoint 立法是一门艺术 一、个人体会与思考 1、世界各国还是有必要保留死刑,特别是对中国来说。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中国法律文化崇尚...  

用户评价

评分

rrdw,没人觉得译的很一般么?

评分

这本小册子值得反复读多次。我对贝卡利亚的一个观点深以为然:在无法有效预防某项犯罪的时候,任何对它的刑罚,都很难说是完全正义的。另外书中引用的一个卢梭的观点我也很赞同:教育不在于课目繁多而无成果,而在于选择上的准确。第四十二章的总结现在基本已经成为刑法公认的原则:“为了不使刑罚成为某人或某些人对其他公民施加的暴行,从本质上来说,刑罚应该是公开的、及时的、必需的,在既定条件下尽量轻微的、同犯罪相对称的并由法律规定的。”

评分

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贝卡利亚本来就是这种风格。。看他的文字真游离啊,根本不知这种花花的文字在讲什么,虽然逻辑是极好的。

评分

: D917/7826-1

评分

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