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

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联书店
作者:张源
出品人:
页数:32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1044
丛书系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白壁德
  • 张源
  • 白璧德
  • 近现代学术史
  • 学衡
  • 哲学
  • 新人文主义
  • 人文主义
  • 保守主义
  • 思想史
  • 现代性
  • 文化批判
  • 哲学
  • 西方思想
  • 意识形态
  • 社会变迁
  • 知识分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中的白璧德》主要内容:在民主社会,人文主义教育是否应该为了保持其纯洁性而局限于一小撮精英在象牙塔里修炼高贵德性?是否有必要对西方个主义的人文现保持警醒?在学科划分得越来越细密,社会越来越功利化的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究竞还有何用处?萨义德的这本《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虽然反思的是美国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问题,但由于其对人文主义新内涵的独特思考,这《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 的白璧德》对在中国日渐衰落的人文主义教育同样有着相当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张源,l976年生干太原,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讲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美文学关系、中美现代思想史。发表论文十余篇,译有克莱斯·瑞恩《异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2001)、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2002)、奥依肯《新人生哲学要义》(2002)、白壁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2004)以及桑塔亚那《社会中的理性》(2008)等。

目录信息

引言 《学衡》译文: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在
中国的第一个阐释形态
第1章 欧文·白璧德及其“人文主义”思想
第一节 白璧德: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奠基人
第二节 何为白璧德之“人文主义”(Humanisin)?
一 “人文主义”定义简述
二 “人文”与“人道”:对立还是统一?
第三节 “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概念
一 一个核心——“内在制约”(inner chock)
二 “二元论”(dualism)
三 “存在的三个等级”(thtree orders of being)
第四节 白璧德思想中隐含的一个基本问题
——“人文主义”与宗教的关系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白璧德的宗教观
三 “人文主义者”内部的论争
四 白璧德的“宗教”:“超自然的”versus“超人的”
第2章 “人文主义”译入中国:
《学衡》徐震塄译文研究
第一节 徐震塄、吴宓与(《白璧德释人文主义》
一 引子:译文与原文的出版时间问题
二 译文的双重作者:译者徐震塄与编者吴宓
第二节 译文文本研究
一 译文“勘误”
二 置换·增删·翻译意图
第3章 “人文主义”的本土化(中国化):《学衡》胡先辅译文研究
第一节 胡先辅、吴宓与(《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
一 引子:译文的“生产”问题
二 胡先辅:译文的独立生产者
第二节 文化与政治:白璧德人文教育观的双重面向
一 第一重面向:教育与文化观念的关联
二 第二重面向:教育与政治理想的关联
三 (《中西人文教育谈》:白璧德人文教育观的总结性表述
第三节 译文文本研究
一 “人文主义”的去政治化:白璧德人文教育观
第二重面向的失落
二 归化问题:“人文主义”过度本土化(中国化)后产生的接受效果
第4章 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吴宓译文研究
第一节“为我”还是“为他”?——吴宓译文的双重样态
第二节 译文中的译者——“复古派”还是“古学派”?
一 “复古派”吴宓与“礼教”
二 “古学派”吴宓与“古学”
三 吴宓:两难的身份
第三节 走向“保守主义”——吴宓译文中“以理制欲”主题之个案研究
一 关于“以理制欲”
二 “以理制欲”抑或“以‘礼’治欲”?
三 “科玄之争”的时代背景
四 立足于“我”:五四学人的特有心态
结语 《学衡》中的白璧德:“保守”与“自由”之辨
一 引子:“学衡派”的“帽子”问题
二 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
三 白璧德的自由观
四 如何看待“现代”——白璧德与柏克的根本歧异
五 “保守”与“自由”之辨
附录 附表1 白璧德著述中译版本列表
附表2 《学衡》杂志各栏目
译文篇目比例表
附表3 《学衡》杂志“通论”栏目译介
人物列表
附表4 《学衡》杂志“述学”栏目译介
人物列表
后记
参考书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整合了比较文学、思想史、学术史的学术背景,可见作者的功力深厚。给我这学术史专业的人带来了耳目一新之感,且作者心思缜密,对白璧德《学衡》中的译文真正做到了以历史的方法在评析。玉瑕之处是对徐震堮、缪凤林等毕业于东南大学的时间采用了《吴宓自编年谱》上的说法,...

评分

本书整合了比较文学、思想史、学术史的学术背景,可见作者的功力深厚。给我这学术史专业的人带来了耳目一新之感,且作者心思缜密,对白璧德《学衡》中的译文真正做到了以历史的方法在评析。玉瑕之处是对徐震堮、缪凤林等毕业于东南大学的时间采用了《吴宓自编年谱》上的说法,...

评分

本书整合了比较文学、思想史、学术史的学术背景,可见作者的功力深厚。给我这学术史专业的人带来了耳目一新之感,且作者心思缜密,对白璧德《学衡》中的译文真正做到了以历史的方法在评析。玉瑕之处是对徐震堮、缪凤林等毕业于东南大学的时间采用了《吴宓自编年谱》上的说法,...

评分

本书整合了比较文学、思想史、学术史的学术背景,可见作者的功力深厚。给我这学术史专业的人带来了耳目一新之感,且作者心思缜密,对白璧德《学衡》中的译文真正做到了以历史的方法在评析。玉瑕之处是对徐震堮、缪凤林等毕业于东南大学的时间采用了《吴宓自编年谱》上的说法,...

评分

本书整合了比较文学、思想史、学术史的学术背景,可见作者的功力深厚。给我这学术史专业的人带来了耳目一新之感,且作者心思缜密,对白璧德《学衡》中的译文真正做到了以历史的方法在评析。玉瑕之处是对徐震堮、缪凤林等毕业于东南大学的时间采用了《吴宓自编年谱》上的说法,...

用户评价

评分

心灵手巧 深度欠缺 白璧德《民主与领袖》可读

评分

心灵手巧 深度欠缺 白璧德《民主与领袖》可读

评分

心灵手巧 深度欠缺 白璧德《民主与领袖》可读

评分

因吴、梅二公而对学衡萌生兴趣,遂购来一阅。然此书除第一章对白壁德的介绍尚有些价值外,其余几章均以翻译视角切入,欲以小观大然无奈功力未逮,使读者无法对学衡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地位有一确当把握。【可惜!】

评分

心灵手巧 深度欠缺 白璧德《民主与领袖》可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