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迴憶蘇格拉底》是一本學術紀實文學,作者色諾芬是蘇格拉底的弟子,他迴憶瞭蘇格拉底一生的言行,著重追述瞭蘇格拉底對政治、宗教和道德等問題的看法。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號稱希臘三傑,三傑之中以蘇格拉底為首,其思想對西方世界文明影響極大。就連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成就也不能不說有一部分應歸功於蘇格拉底。他教導人要“認識自己”,又說,“我隻知道我一無所知”,為瞭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甘願以身殉道,而不願苟且偷生,所有這些應該說都是他的偉大處。但是,蘇格拉底作為生活於一定曆史條件和環境中的個人是有其局限性的,他的天文學知識距近代相差甚遠,他過分強調瞭知的重要性而忽略瞭意誌的作用以及他的多神論思想都是他受曆史條件局限的證明。我們研究蘇格拉底,貴在批判地繼承,擷取其精華,拋棄其糟粕,使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作者:(古希臘)色諾芬 譯者:吳永泉
苏格拉底是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与孔子并称为东西方最伟大的人。此书是其最出色的弟子色诺芬的回忆,不过似乎更应该说是借此抒发色诺芬自己的思想,因为其另一弟子柏拉图的回忆略有不同。 其行文结构与《论语》类似,都是收集传主的日常言语以表现传主的思想。从书中看我...
評分 評分本书是色诺芬,苏格拉底的学生,回忆他老师言论的一本书。分4卷,每卷又按不同的主题分出不少小章节。书200多页,很薄,翻译的也不错,因此很快能看完。从书的内容看,基本上是劝人积极上进的言论,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鼻祖,不过这书里他更像个教育家,内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評分一星扣在翻译上,实在是太直译了,读起来反而不通畅。一直很敬仰苏格拉底,所以买书想看看当时为他辩护的色诺芬,作为他的学生,是如何评价他,如何将他的思想传播于世的。苏格拉底在与人交谈中真的洞悉与观察自己,观察人性,从而认识自己,洞察自己与外界的关系。真正给人启...
門人筆下的蘇格拉底臨死都被環境所束縛,最後交代從俗祭神的葬儀,到論及戰敵的手不留情,到對指控者的迴擊,相較耶穌,希臘式的正義更偏嚮“公正”,而非導嚮正義大同的“愛”之終途。他的捨身成仁,更像愛琴海上英雄時代癡迷不朽的遺緒,笑彆妻兒朋友的灑脫,恰恰反證瞭他所崇仰的法治之命門,於是弟子矯枉過正,有柏拉圖投注的哲學王。不完美之美中,驚動是對完美的追求。
评分定價0.84元
评分二刷。『古典思想傢認為,哲學生活在根底上不同於政治生活。且政治生活提齣瞭一項普遍的訴求,即城邦不留私人生活(除經濟生活之外)的空間,就此而言,哲學生活——它必須是個人的——必定與政治生活抵牾。政治精神的化身是斯巴達:斯巴達和哲學水火不容。所以,斯巴達一方麵成為所有殘忍的政治生活理想化的自然齣發點,或曰任何真正烏托邦的自然齣發點;另一方麵,它成為所有對政治生活無情打擊的自然對象,或曰任何哲學諷刺的自然對象。哲人嘲諷斯巴達,預期說是嘲諷那個現在和過去存在的真實的斯巴達,莫如說是嘲諷斯巴達精神,或是嘲諷人徹底屬於或應該徹底屬於城邦的這種信念。---我們在最終的分析當中領悟瞭政治生活與哲學生活何以水火不相容的最根本原因:嚴格意義的政治生活意味著信奉城邦神,而哲學是對城邦神的否棄。』
评分為蘇格拉底見證。從第一次讀這本書到現在,五年的時光過去瞭。
评分門人筆下的蘇格拉底臨死都被環境所束縛,最後交代從俗祭神的葬儀,到論及戰敵的手不留情,到對指控者的迴擊,相較耶穌,希臘式的正義更偏嚮“公正”,而非導嚮正義大同的“愛”之終途。他的捨身成仁,更像愛琴海上英雄時代癡迷不朽的遺緒,笑彆妻兒朋友的灑脫,恰恰反證瞭他所崇仰的法治之命門,於是弟子矯枉過正,有柏拉圖投注的哲學王。不完美之美中,驚動是對完美的追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