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是当代新儒学最主要的一位富有原创性的代表人物。本书由牟先生的讲学稿记录而成,作者以清晰的思路,精确的概念,从中国哲学源头的一些基本命题入手,步步深入、层层阐发,揭示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路向和特质,并以作者对时代人生特有的感悟体认,对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问题,作了富有阐述。书中附有祖国大陆最早研究当代新儒学的专家罗义俊先生专为本书撰写的介绍牟先生的学术生平和有关研究论文,可资助读。
牟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特质》这本书,是他在香港大学的一本演讲集,目的是向社会公众灌输哲学的学问。他取儒家文化为代表,着重讲了“天命之谓性”中的“性”为何物。在分析这个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看他是如何引出“性”的概念的。 作为引论,牟先生无法回避的问题就...
评分这本《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牟宗三先生讲演的浓缩记录,正符合其特质之名。所谓特质,就是鞭辟入里,提纲挈领,而深中肯綮。在纷然杂陈的世间诸学问中,对于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儒家之所以为儒家,读此一书,如开眼目,豁然明澈。《中国哲学的特质》可说是中国哲学的入门读本。通...
评分牟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特质》这本书,是他在香港大学的一本演讲集,目的是向社会公众灌输哲学的学问。他取儒家文化为代表,着重讲了“天命之谓性”中的“性”为何物。在分析这个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看他是如何引出“性”的概念的。 作为引论,牟先生无法回避的问题就...
评分中国的哲学讲的是如何生活,在社会中生存。高的有儒学佛学,民间的有厚黑学。 所以中国有君子有小人,有帝王有山寨大王,各有各地支撑生活哲学。 活不是表明生命状态,只是表明一个动作,持久的动作,生活。活了两千年后,牟自己承认衰败了,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自...
评分牟先生在比较中西哲学时,主要地是在拿儒家与耶教(即基督教)作对比。首先,便说道西方之重知解而中国之重实践。中国的哲人不多着意于理智的思辨,更无对观念或概念下定义的兴趣。实践的方式初期主要是在政治上表现善的理想,例如尧、舜、禹、汤、文、武诸哲人,都不是纯粹的...
西方“向外用力”,以理智征服外界自然;中国“向内用力”,以德性思考自身.
评分虽小册子,把之一二,悟之再三。
评分牟宗三对于“仁”和“性”的解释令人想起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而“知天”的阐述又像极了康德所说的实践理性。虽然一直在说中国人不应该用西方哲学的标准衡量中国哲学,但他对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解释其实都是向西方哲学靠拢的,只是表现得没那么明显罢了。
评分小钱穆,修哲尊儒写散文捍国道(与“小陈垣”白寿彝颇相类)。本书渐进感很强,前后反差之大亦算罕见。前篇基本是比较哲学,如纠正中国战国后无哲学等黑格尔偏见,行文结构很松漏洞不少更像随笔;中篇宋明部分起,文风骤紧,学术慎思渐让人应接不暇;尾段连绵转引贤言,霎拢全盘,达到情绪高潮,突然终结回味无穷。此体验在阅读司马辽太郎《项羽和刘邦》亦有过。案:后记很不错。对牟先生序言之以儒学代替全体中国哲学的做法不认同,更不接受其“儒家更是三教主体性的主体”(其归因儒之包容性可吸融释家)这一论述。
评分一本书的价值比不上王小波《理想国与哲人王》一篇文章的价值与趣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