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特质

中国哲学的特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牟宗三
出品人:
页数:192
译者:
出版时间:2007-7-1
价格:1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2546985
丛书系列:牟宗三学术论著集
图书标签:
  • 牟宗三 
  • 中国哲学 
  • 哲学 
  • 国学 
  • 新儒家 
  • 新儒学 
  • 中国哲学的特质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牟宗三是当代新儒学最主要的一位富有原创性的代表人物。本书由牟先生的讲学稿记录而成,作者以清晰的思路,精确的概念,从中国哲学源头的一些基本命题入手,步步深入、层层阐发,揭示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路向和特质,并以作者对时代人生特有的感悟体认,对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问题,作了富有阐述。书中附有祖国大陆最早研究当代新儒学的专家罗义俊先生专为本书撰写的介绍牟先生的学术生平和有关研究论文,可资助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国有无哲学,一直是个问题。哲学本意为智慧之学,思辨的学问。如此说来,中国古代哲人之思定非西方哲人所未及。西方是知识论,中国则是道德之说,道德主体论。牟先生由道德处说起,做切己的反思,于仁(人)义理智四德的思索有着自我的体悟。将天命人性打通,主体与天相接,...  

评分

中国的哲学讲的是如何生活,在社会中生存。高的有儒学佛学,民间的有厚黑学。 所以中国有君子有小人,有帝王有山寨大王,各有各地支撑生活哲学。 活不是表明生命状态,只是表明一个动作,持久的动作,生活。活了两千年后,牟自己承认衰败了,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自...  

评分

我对中国哲学一窍不通,看完这本书我似乎有一点开了窍。 中国没有西方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哲学,但有自己的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耶教起源于恐怖,佛教起源于苦业,而儒教则起源于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是忧财货权势的不得,而是忧学之不讲,德之不修。从这种忧患意识中产生了...  

评分

每一位学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一是因为其学术渊博,另外就是因为其学术大都已经成体系,这就是和我们的不同,因为我们现在对于人生,对于社会虽然有许多想法,但是是琐碎的。 牟宗三倡导儒耶合作,以儒家的“仁”“智”“圣”等遥契天道。因为“天命纯是一条生化之流”,只有...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没读附录,于是少读了将近一半=_=但想起以前读刘小枫的经历觉得这次自己还算是有耐心啦(“哲学的未来”,“宗教的趋势”,都是很成问题的命题)

评分

好书!

评分

激发了我对中国哲学的信心。

评分

《中国哲学的特质》乃1962年在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对社会公众的演讲辞,以儒学为讲述对象,分十二讲。这个时代,依《小序》所言,是个倒塌的时代。“践仁”即是工夫。如唐君毅所说是“从根本上消化那非理性反理性者”。内心之明是“性海”。尽性尽仁即可知天。此两点,即为孔孟立教之中心。就孟子“性善”之性说,性实即是“内在的最高道德性”,即冥合“创造性本身”的那道德性。“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差等性与异质性的根据即在“才性”一面。宋儒的气质之性,佛教的根器与种性,都从这里说。其中最基本的,是三大纲维:1. 天道既超越又内在,既存有又流行(活动);2. 性命天道相贯通;3. 践仁体道。本书讲述的对象儒教是道德教、成德之教、人文教。至于魏晋的道家玄理与南北朝隋唐的佛学玄理,则是中国玄学中最精彩的

评分

一本书的价值比不上王小波《理想国与哲人王》一篇文章的价值与趣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