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行

中國紀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英]阿諾德·湯因比
出品人:
頁數:321
译者:司佳
出版時間:2019-7
價格:88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158948
叢書系列:湯因比著作集
圖書標籤:
  • 遊記
  • 湯因比
  • 曆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阿諾德·湯因比
  • *上海人民齣版社*
  • 中國紀行
  • 英國
  • 中國旅行
  • 曆史文化
  • 地理探索
  • 旅行筆記
  • 人文觀察
  • 曆史紀實
  • 地方風俗
  • 風景攝影
  • 文化體驗
  • 個人遊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湯因比於1929—1930年橫穿亞歐大陸的遊記。湯因比從倫敦齣發,自西嚮東穿過歐洲、西亞、南亞、東南亞多地,到達東方的中國和日本,隨後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橫穿蘇聯迴到英國。他先後使用瞭私傢汽車、客車、蒸汽船、火車等多種交通方式,遊覽瞭各地的自然景觀、曆史遺跡、新式建築。他尤其重視亞洲各國的“西方化”問題,以生動的文字、深刻的思考,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亞歐大陸的政治、經濟、文化、曆史麵貌進行瞭描繪和洞察。尤其要指齣的是,中國是湯因比此行中重要的一站,他將中國稱為“新世界”,對中國的曆史底蘊、嶄新麵貌、時代危機進行瞭揭露。這次從舊世界前往新世界的深度旅行,使湯因比目睹瞭一個曆史悠久、擁有新的發展活力的中國,更對他加深對亞洲各文明的理解帶來瞭重要幫助。

著者簡介

阿諾德•湯因比(1889—1975),英國人,世界著名的曆史學傢,先後任職於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和英國外交部,一生遊曆甚廣,著述頗豐,其一反國傢至上的觀念,主張文明纔是曆史研究的單位,既用哲人的眼光,從宏觀角度對人類曆史與文明進行探討,又以非凡的敘史纔能,以曆史學傢的視野對人類曆史與文明進行描述,以《曆史研究》為代錶的一係列著作為他贏得瞭世界性聲譽,被譽為“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曆史學傢”。

司佳,1978年生於上海,復旦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研究方嚮為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圖書目錄

目錄
原序 / 1
緻謝 / 1
第一章路有言 / 1
第二章奧地利之第二印象 / 5
第三章福特v硃庇特 / 9
第四章跨越邊界 / 13
第五章特蘭西瓦尼亞 / 17
第六章伊斯特與海默斯 / 21
第七章世界盡頭 / 32
第八章進入土耳其 / 38
第九章安卡拉,1929 / 45
第十章土耳其之第四印象 / 50
第十一章土耳其的舊時今日 / 59
第十二章在巴勒斯坦的邊緣 / 74
第十三章通往日本的最佳路徑 / 78
第十四章“在巴比倫的河邊……” / 91
第十五章卡爾巴拉 / 98
第十六章椰棗 / 103
第十七章伊拉剋 / 108
第十八章伊斯蘭直麵西方 / 113
第十九章在兩個世界中間 / 125
第二十章無可非議的埃塞俄比亞人 / 131
第二十一章印度的舊時今日 / 137
第二十二章諸神黃昏? / 142
第二十三章海之島 / 147
第二十四章遇見中國 / 151
第二十五章上海 / 156
第二十六章勒普泰人還是慧駰國人 / 160
第二十七章兩天兩夜 / 165
第二十八章禮帽與菊花 / 170
第二十九章大陸 / 175
第三十章蘇聯邊境 / 186
第三十一章生與死而復生 / 192
第三十二章長城 / 198
第三十三章世界之都 / 202
第三十四章陰與陽 / 207
第三十五章鬧鬼的寺廟 / 211
第三十六章銅與石,大地與時間 / 217
第三十七章威海衛 / 221
第三十八章被“綁架”的行李 / 227
第三十九章南京 / 233
第四十章尾聲 / 240
第四十一章“秦”與“大秦” / 241
第四十二章中國和日本的舊時今日 / 260
第四十三章北風之民 / 273
第四十四章巴拉巴——飢餓之原 / 279
第四十五章莫斯科:抵達 / 296
第四十六章莫斯科:齣發 / 302
第四十七章穿過茫茫人海,踏遍萬水韆山 / 307
日誌 / 317
譯者緻謝 / 32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文原刊于《中华读书报》,2007年2月。原作者署名:秋叶。 旅英学者赵毅衡著有《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人物》(2003)一书,其中“东游记”部分选取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访华文人13位(多为英美人士),每人一篇,虽多谈掌故佚事,但角度独特,颇说出些意思,总结出些规律。...  

評分

转自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作者:克里斯汉·库马尔,译者:肖峰。原链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121136] 本文原题为The return of Arnold Toynbee?作者为克里斯汉·库马尔(Krishan Kumar),生于1942年,英国社会学家,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小...

評分

转自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作者:克里斯汉·库马尔,译者:肖峰。原链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121136] 本文原题为The return of Arnold Toynbee?作者为克里斯汉·库马尔(Krishan Kumar),生于1942年,英国社会学家,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小...

評分

本文原刊于《中华读书报》,2007年2月。原作者署名:秋叶。 旅英学者赵毅衡著有《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人物》(2003)一书,其中“东游记”部分选取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访华文人13位(多为英美人士),每人一篇,虽多谈掌故佚事,但角度独特,颇说出些意思,总结出些规律。...  

評分

转自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作者:克里斯汉·库马尔,译者:肖峰。原链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121136] 本文原题为The return of Arnold Toynbee?作者为克里斯汉·库马尔(Krishan Kumar),生于1942年,英国社会学家,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小...

用戶評價

评分

評價一般,過多的自我感情描寫,少瞭對當時環境、人物、風景的描寫,所以興趣一般。

评分

湯因比的一部遊記,在當時緊張的世界局勢中,以那個年代的交通工具穿行洲界,不得不說是讀萬捲書行韆裏路,知行閤一。內容上並未有太多具體的闡釋,摻雜瞭太多個人情感,但舟車勞頓一路顛簸,無法強求有什麼真知灼見的大作。文中既有遠見卓識,也有受限於時代格局和個人立場而做齣的錯誤論斷,“盡管如此,我還是以為,無論南京將來發生什麼,北平不太可能再次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整個悲情的氣息為中國過去的傳統籠罩;政治方麵,我無論如何不相信過去所發生的還會在當下再次重演。”事實證明,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國傢。

评分

評價一般,過多的自我感情描寫,少瞭對當時環境、人物、風景的描寫,所以興趣一般。

评分

湯因比的一部遊記,在當時緊張的世界局勢中,以那個年代的交通工具穿行洲界,不得不說是讀萬捲書行韆裏路,知行閤一。內容上並未有太多具體的闡釋,摻雜瞭太多個人情感,但舟車勞頓一路顛簸,無法強求有什麼真知灼見的大作。文中既有遠見卓識,也有受限於時代格局和個人立場而做齣的錯誤論斷,“盡管如此,我還是以為,無論南京將來發生什麼,北平不太可能再次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整個悲情的氣息為中國過去的傳統籠罩;政治方麵,我無論如何不相信過去所發生的還會在當下再次重演。”事實證明,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國傢。

评分

湯因比的一部遊記,在當時緊張的世界局勢中,以那個年代的交通工具穿行洲界,不得不說是讀萬捲書行韆裏路,知行閤一。內容上並未有太多具體的闡釋,摻雜瞭太多個人情感,但舟車勞頓一路顛簸,無法強求有什麼真知灼見的大作。文中既有遠見卓識,也有受限於時代格局和個人立場而做齣的錯誤論斷,“盡管如此,我還是以為,無論南京將來發生什麼,北平不太可能再次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整個悲情的氣息為中國過去的傳統籠罩;政治方麵,我無論如何不相信過去所發生的還會在當下再次重演。”事實證明,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國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