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与右手

死亡与右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 罗伯特·赫尔兹
出品人:
页数:143
译者:吴凤玲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45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339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罗伯特•赫尔兹
  • 社会学
  • 法国社会学年鉴派
  • 象征人类学
  • 罗伯特·赫尔兹
  • 经典
  • 法国
  • 死亡
  • 右手
  • 悬疑
  • 推理
  • 心理
  • 黑暗
  • 神秘
  • 犯罪
  • 哲学
  • 人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编辑推荐——————————————————————————————————————

* 本书作者是涂尔干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法国社会学年鉴派中坚力量,因为参加一战而英年早逝!

* 赫尔兹的研究成果代表了从孟德斯鸠到涂尔干及其学生的两个世纪法国社会思想的顶峰,标志着社会学从空洞说教和对简单社会的纯粹哲学思辨向基于大量民族志事实而对原始习俗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的转变。

* 本书受到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埃文思-普里查德、罗德尼•尼达姆的极力推崇,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星亮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的大力推荐!

◆ 学者推荐————————————————————————————————————

* 法国著名人类学家R.赫尔兹(Robert Hertz)的《死亡与右手》是象征人类学早期的一部经典著作,是西方学术界最早科学研究文化象征的论著之一,也是最早提出象征人类学理论的主要著作之一。

——何星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 作为象征与仪式研究的早期经典,R.赫尔兹的洞见不仅深得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E.涂尔干和M.莫斯两位大师的赏识,更为后世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理论、R.尼达姆的象征分类研究以及M.道格拉斯的污秽与禁忌研究带来了理论滋养和学术灵感。

——孙庆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人类学教授

* 赫尔兹或许会成为与涂尔干齐名的伟大学者,并且有理由认为,如果他活着,他会和莫斯一起成为社会学年鉴派的带头人,有可能改变社会学的思想。

——埃文思-普里查德 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众灵学院研究员

◆ 内容简介——————————————————————————————————————

每天都有人出生和死亡,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同样,我们每天都在用双手操劳、工作,也再正常不过。然而涂尔干的高徒罗伯特•赫尔兹却从人类学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为何在人死后,大部分人类社会都会有一个葬礼仪式,而这个仪式的内容却各不相同。我们中国人有佩戴黑纱、守灵、烧纸钱等习俗,而马来群岛的达雅克人却有两次葬礼仪式,第一次为临时葬礼,其目的是去除污秽的肉身,只留下洁净的白骨。第二次为最终葬礼,亲人们把死者白骨二次埋葬,希望其能进入天国。

对于左手和右手来说,它们是如此的相似,地位却又如此的不同。人们起誓、敬礼用的都是右手,左手却被置于一旁。为何右手是如此神圣,左手却如此卑微?赫尔兹从人类学角度对此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右手尊而左手卑并不是出于生理机能上的自然区分,却是由于人们对神圣与世俗的二分,是由社会习惯强力促成的。

作者简介

罗伯特•赫尔兹(Robert Hertz),生于1881年6月22日,死于1915年4月13日。作为涂尔干最出色的学生之一,他是法国社会学年鉴派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在人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代表作《死亡与右手》集中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至今仍是从事仪式研究和两元对立象征研究的必读参考书。

吴凤玲,1975年5月出生,辽宁岫岩人,满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象征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和满族传统文化。

目录信息

导言 / 1
一项关于死亡的集体表象的研究 / 16
一、 中间阶段 / 18
二、 最终葬礼 / 39
三、 结论 / 60
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两极性的研究 / 94
一、 人体的不对称 / 94
二、 宗教的两极性 / 98
三、 右与左的特性 / 103
四、 右手与左手的功能 / 107
五、 结论 / 113
附录 / 120
参考文献 / 12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赫尔兹的《死亡与右手》 内容概要: 赫尔兹在《一项关于死亡的集体表象的研究》(以下简称《死亡》)中指出:死亡并不简单的就是机体的生理现象,人们复杂信仰、情感和行为的注入 使得死亡变得特别。在社会意识层面上,死亡是集体表象的对象。这种复杂又处在变化中的表象要求...  

评分

丧葬仪式和右手 『灵魂』的本质即是对死亡的战胜,是人类的内心需求。 虽然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却是一件使人心里无法接受的事情,故而人类发明了灵魂。 尸体腐烂至白骨,这为灵魂的存在提供物质基础,因为尸骨的稳定性大于肉体。通过二次葬礼使灵魂与另一个世界的祖先获得短...  

评分

评分

《死亡与右手》读书笔记 本书是象征人类学早期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埃米尔·涂尔干的爱徒罗伯特·赫尔兹(Robert Hertz)的两篇独立的论文构成:《一项关于死亡的集体表象的研究》和《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两极性的研究》。谈起本书,就不能不聊聊罗伯特·赫尔梓(以下简称...  

评分

丧葬仪式和右手 『灵魂』的本质即是对死亡的战胜,是人类的内心需求。 虽然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却是一件使人心里无法接受的事情,故而人类发明了灵魂。 尸体腐烂至白骨,这为灵魂的存在提供物质基础,因为尸骨的稳定性大于肉体。通过二次葬礼使灵魂与另一个世界的祖先获得短...  

用户评价

评分

部落死亡的阶段与神连接的信仰

评分

有点猎奇

评分

对于集体意识来说,死亡在正常情况下是将死者从人类社会中排除出去,实现他从可见的生者世界向不可见的死者世界的过渡。而服丧期在最初则是生者被迫参与他们死亡的亲属的当前状态的一个阶段,它一直要持续到停尸期结束。最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死亡在人们的内心构成了一个既分离又整合的双重的痛苦过程。只有当这个过程结束时,社会才能恢复它往日的平静,超越并战胜死亡。

评分

对于集体意识来说,死亡在正常情况下是将死者从人类社会中排除出去,实现他从可见的生者世界向不可见的死者世界的过渡。而服丧期在最初则是生者被迫参与他们死亡的亲属的当前状态的一个阶段,它一直要持续到停尸期结束。最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死亡在人们的内心构成了一个既分离又整合的双重的痛苦过程。只有当这个过程结束时,社会才能恢复它往日的平静,超越并战胜死亡。

评分

部落死亡的阶段与神连接的信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