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已退休。
著有 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
诗集《忧伤的情欲》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
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
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修订版)》主要内容:在我一生中,我从未觉得岁月像最近十年这样倏忽易逝。我还是我,但生活的场景已经完全改变。和妞妞一起度过的五百六十二个日日夜夜被无情地推向远方,宛如被潮汐推到海滩上的五百六十二枚贝壳,那海滩绵亘在死寂的月光下,无人能够到达。我知道,所有的贝壳已经不再属于我,我不可能把其中的任何枚拾起来握在手里。当我自己偶尔翻开这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修订版)》的时候,我仍然会流泪,但泪水仿佛是在为轮回转世前的另一个我而流了。上帝啊,你让人老,让人死,你怎么能不让人麻木!人的麻木是怎样的无奈!我们没有任何办法留住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我们只能把它转换成所谓文本,用文本来证明我们曾经拥有,同时也证明我们已经永远失去。
今天在飞机上重读了周老师的《妞妞》一书,这是我在自己做母亲之后再一次拜读。可是我发现这次读阅的过程中虽然也禁不住泪流满面,惹四邻侧目,但是心中疑窦丛生。因为从一个女性,一个母亲,和一个人的角度来看,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和决定是文学化的不现实的以及不合人性的! ...
评分很早就听说了一本书叫做《妞妞》,周国平写的。偶然有一天在杂志上看到了节选,没看完,就决定再也不看这本书,再也不看周国平这个虚伪的人写的书。因为他不懂得什么叫爱,却要把自己装点成很有爱心的模样。 一个字:假!两个字:虚伪!三个字:糊弄人!四个字:装模作样!! ...
评分这本书还是一位相亲男介绍给我的,具体说来我们还没有机会见过面,他极力推荐我看一下,说描写很细腻,我听名字以为是一本像桑格格《小时候》一样的书,然后就买来看。 开篇没多久我就知道妞妞原来是个有癌症的孩子,而且已经死了,然后进入了一个很压抑的状态 ,直到看...
评分看过几次,看在里面对病灶和妞妞细致的描写,勉强给了一颗星。 先不说他耽误治疗云云,这样评论已经很多了。 1 孕妇去照x光,而且还不穿防护服,你开玩笑呢??? 确诊肺炎不需要照x光,明明可以做痰细菌培养,然后开点药完事儿~ 作者自己也说了,肺炎症状那么明显,根本不用...
评分很久以前在书店的小木桌上翻完的一本书,因为听好多人说,这本书很感人。 然而不知道是我泪点太高,还是那些说感人的人泪点低,抑或是周国平的写的东西实在没有触到我的G点,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一直到太阳偏西,腹内咕咕作响,还是没有掉下一滴眼泪。 我不觉得,那个父亲母...
补10.19的感触: 早上利用上班路上的时间把周国平的《妞妞》看完了,之前那么多的生活记录对妞妞的爱,点点滴滴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很感慨~昨晚看到第十二章的时候已经忍不住了,一个人拿着手机落泪 憋着不敢出声,怕吵到旁边的雯导...转身噙着泪点儿继续看,也不敢大声吸气.像一场对普通人性的纪实,现在不为人母也许感受欠深.后记里周国平写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已经和雨儿分手了,他们能并肩陪小女儿走过这一段痛苦的历程已经很坚强很伟大了,也许妞妞的走抽空了两人的心,不知该怎么填充这深深的黑洞......也感叹下小家伙的坚韧...也想附和作者说一句: 这么好的妞妞..
评分本来一本好书直到看了后记
评分看到后面就有点看不下去了,煽情这种东西,适量即可。
评分第一次感觉父爱这么强烈,柔软
评分作者本身就是研究哲学的,在面对生死和命运的时候,作者本人已经把很多事情讲的通通透透了,我也根本没有什么可插嘴的。只是面对死亡和亲人的离去,任何哲学与命题都是纸做的。另外,我在看这本书的同时,还在看海明威的书,和那个硬汉相比,周国平果然就是多愁善感的“小男人”,恐怕这也是研究哲学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敏感特质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