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自1966年初版以來,曆經7次修訂,成為英語世界最暢銷的哲學史入門教材。尤其是它緊跟當代哲學和哲學史研究的最新發展,是一部既植根傳統又嚮當代開放的哲學史,堪稱當代西方哲學史的主流和典範之作。
作者以長短適當的篇幅,把西方兩韆多年的哲學思想作瞭一個清晰的展示。它兼采國內外書寫哲學史的寫法之長,善於抓住哲學傢的主要思想實質進行闡述,態度客觀、材料翔實且清晰明瞭,文筆平正而不失生動,能讓讀者對西方哲學的總體發展有一個準確的把握,為讀者提供瞭一個簡潔清晰、輕鬆易懂的哲學讀本。
修訂第8版中,舊有版本中陳舊的元素被一一剔除,代之以最前沿最更新的學術觀點。而本次譯文在原中譯本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詞句加以潤色推敲,使本書的錶達如行雲流水,可讀性更強。
著者簡介
撒穆爾•伊諾剋•斯通普夫(Samuel Enoch Stumpf,1918~1998),芝加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福特研究員、牛津大學洛剋菲勒研究員。他在擔任萬德比爾特大學哲學係主任長達15年後,曾齣任愛荷華的康奈爾學院的校長。斯通普夫在哲學、醫學倫理和法理學等領域也頗有建樹。
詹姆斯•菲澤(James Fieser),普渡大學博士,現任田納西大學哲學係教授。著述有《道德哲學史》(2001),與人閤著有《哲學入門》(2002)。菲澤還與人閤編《世界宗教經典》一書,並創建瞭“哲學網絡百科全書”。
譯者簡介(部分)
鄧曉芒(1948~ ),著名哲學傢,武漢大學教授、西方哲學研究所所長,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西方哲學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匡宏,武漢大學外國哲學博士。
推薦者簡介
何兆武 (1921~ ),著名翻譯傢、思想文化史學傢。
趙汀陽(1961~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當代著名哲學傢。
没看过翻译的,从图书馆借来这本影印的,刚读了一半,越读越有意思。挺好的一本书,简洁、明白、清楚。个人觉得仅就内容完备而言此书略胜于罗素的西哲史。 本书在我看来有点小缺憾就是引文都没有注明出处,也许教科书对此要求不是很严格吧。
評分 評分十三年前,我选修西哲时,老师就推荐了这本书做参考,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中文版,连原文都不好买到。 现在翻译过来了,从文风上说,罗素那本像随笔,梯利那本像笔记,这本像讲义。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去选。 但如果十年前这本书在国内还无名气时,我老师就能推荐它,可见还是有...
評分我大概也差不多花了半年左右看完这本书,知识量很大,读的过程很累。前半部分大部分的思想对现代人来说没啥意义,大部分观点都是武断的,个人认为古代哲学比较谦虚的是“怀疑主义”,至少不极端,其他哲学观都似乎认为老子就是对的赶脚。本书到了近代哲学才有趣起来!最佩服,...
評分我大致比较了下斯通普夫和希尔贝克的两本“西方哲学史”的目录。 总的来说,前者的“西方哲学史”更偏向纯哲学。而后者则包括了古代科学以及古代中国印度哲学思想的介绍,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包括哥白尼牛顿以及达尔文他们的创新,以及启蒙运动,和亚当斯密等人的经济思想,还...
當年考研有一年的時間,每天反復讀的就是7版。圍繞這本書下過苦功,筆記一大厚本。後來辦讀書會又仔細重讀瞭8版(8版其實前麵刪瞭不少,但也多瞭現代的部分)。所以真的對這本教材很有感情,初讀西哲的時候總共讀瞭大概有7、8本哲學史,入門還是首推這一本
评分翻譯和總結其實都比較一般。還是梯利和羅素的版本比較好。
评分大概真的如費爾巴哈所說的一樣,西方哲學從成為一個哲學傢一樣思考逐步走嚮成為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的存在者那樣思考瞭。
评分本書以論說各個哲學傢為主,而於各流派的傳承、傳播及其影響描述不多。 當然,生平、事跡、成就對一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然而對於學術來說卻是次要的,一兩句話概括即可。對哲學傢思想發展描述得越精細,越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他們的著作。所以讀一部哲學史還隻是入門,再進一步則還需要讀各傢哲學的原著及其注疏和研究。
评分當年考研有一年的時間,每天反復讀的就是7版。圍繞這本書下過苦功,筆記一大厚本。後來辦讀書會又仔細重讀瞭8版(8版其實前麵刪瞭不少,但也多瞭現代的部分)。所以真的對這本教材很有感情,初讀西哲的時候總共讀瞭大概有7、8本哲學史,入門還是首推這一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