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诗学》的法文版本出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已经快要窒息的氛围中,现象学以及象征意义的追求为建筑注入丰厚的养分,此书在这样的时期出现,自然激起建筑的许多深刻想象。巴舍拉开展了对于钟爱空间的系统性分析,也就是场所分析 。虽然他关注于文学意象的心理动力,但是建筑师认为他的空间想象正好可以对抗科技实证主义与抽象形式主义,并做为正在浮现的结构主义的另类提案。诺伯休兹 (Norberg-Schulz),一位重要的建筑现象学学者,就在他的《实存空间与建筑》这本书中,将《空间诗学》与海德格的《存有与时间》、《住居思》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中有关空间的章节等并列为建筑必读的经典。 在《空间诗学》这本书中,巴舍拉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他说:“在家屋和宇宙之间,这种动态的对峙当中,我们已经远离了任何单纯的几何学形式的参考架构。被我们所体验到的家屋,并不是一个迟钝的盒子,被居住过的空间实已超越了几何学的空间。”因此我们所要关心的不是住屋形式或舒适与否的分析;易言之,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于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庇护白日梦,也保护做梦者。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结构我们。
巴什拉(1884-1962)是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科学哲学家,在这两个领域多有建树。
苏轼《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这首诗表达的情怀,已经在众多中国诗人那里表达过无数次了。值得留意的是,苏轼是被关在家宅...
评分巴什拉的《空间诗学》出版十年以后,福柯在1967年3月14日于巴黎举行的建筑研究会上发表演讲说:“巴什拉的宏篇巨著已经告诉我们,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同质的、空的空间中。正相反,我们生活在一个布满各种性质,一个可能同样被幻觉所萦绕着的空间中;我们第一感觉的空间、幻想的...
评分今日读罢《空间诗学》。作者法国人加斯东·巴什拉。译者龚卓君、王静慧。三个红裙女人在凝固的金色火焰中舞蹈,是为封面。 巴什拉,鞋匠之子,一战士兵,物理学者。巴什拉拒绝过往自己的实证思维,开始诗意地研究哲学。 是书由导论及十个章节构成,谈及家屋、巢、外壳、角落、...
评分苏轼《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这首诗表达的情怀,已经在众多中国诗人那里表达过无数次了。值得留意的是,苏轼是被关在家宅...
评分巴歇拉尔( Gaston Bachelard, 1884-1962) ,哲学家、认识论家、文学批评家。曾是邮局和电信局职员,曾担任10年之久的中学物理和化学教员。在取得哲学学士后,又通过全法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27年以论相近认识》为题的博士论文取得文学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巴拉尔就强调我们不能...
通過詩歌到達物質世界,從內部感受詞句借自事物的所有肌質和實體的細微差別。
评分神作
评分略有海德格诗性的写作手法...也不缺少细节描写
评分无比美妙的语言。
评分空间对于我完全是一个新的诗歌体验,形象战胜观念。家宅回忆和想象的描写太妙了,但是译者译笔美则美矣有事很难达意(不知是不是和法语有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