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的哲学

老张的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文汇出版社
作者:老舍
出品人:凤凰壹力
页数:22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1
价格:2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807414445
丛书系列:老舍小说精汇
图书标签:
  • 老舍
  • 小说
  • 中国文学
  • 老张的哲学
  • 现代文学
  • 社会
  • 文学
  • 中国
  • 哲学
  • 人生
  • 思考
  • 智慧
  • 老张
  • 成长
  • 反思
  • 日常
  • 幽默
  • 洞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老张的哲学》作者老舍多以城市平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他能纯熟地驾驭语言,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人物性格独特鲜明,细节真实,再加之文笔讽刺幽默,诙谐轻松,因而作品深受人民喜爱,成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语言艺术大师。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作品尤以长篇小说著称,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当他开始创作时,新文学作家中还很少有人撰写长篇,他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最早的作者之一,为开拓这种体裁作出了贡献。而他的中短篇小说也不乏绰约多姿、意味深长的优秀之作,如《断魂枪》、《上任》、《柳家大院》、《马裤先生》等篇,或深沉厚重或幽默风趣或诙谐讽刺,都写得各有特色,其艺术构思的精致和题材的宽广,有的还胜过长篇作品。此外,老舍在剧作方面也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茶馆》、《龙须沟》等均为中国话剧的扛鼎之作。

作者简介

老舍(1899.2.3-1966.8.24),我国现代文豪,小说家,戏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丧父,北京师范学校毕业,早年任小学校长、劝学员。1924 年赴英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开始写作,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成为我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归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写作,其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和重庆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对内总理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并对现代曲艺进行改良。1946 年赴美讲学,四年后回国,主要从事话剧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语言大师。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北京文联主席。1966年“文革”初受严重迫害后自沉于太平湖中。有《老舍全集》十九卷。

目录信息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十一
第十二
第十三
第十四
第十五
第十六
第十七
第十八
第十九
第二十
第二十一
第二十二
第二十三
第二十四
第二十五
第二十六
第二十七
第二十八
第二十九
第三十
第三十一
第三十二
第三十三
第三十四
第三十五
第三十六
第三十七
第三十八
第三十九
第四十
第四十一
第四十二
第四十三
第四十四
第四十五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老张的哲学》运用的写作手法,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伪君子及其崇拜者》(陀的早期作品,风格非陀氏特点,疑为其风格转型的尝试)相同。都是将人物形象脸谱化。把人物的代表特点无限放大,变的即浮夸又讽刺,缺乏血肉。但还是要说一句,《老张的哲学》里的老张却比坨氏的《伪...  

评分

读了一点老舍的小说,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老舍几乎完全没有观点,既没有对劳苦大众的悲天悯人,也没有对旧社会的苦大仇深,仿佛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看着浮生百态来去往复,冷静的像个摄像机,只是隔三差五的拿老张的哲学说个笑话。 对于年轻人的抗争,成功失败似乎不是他关心的,...

评分

古老的北京城带着天潢贵胄的光芒骄傲地活在世人的眼中。它历经岁月的打磨留下难以掩盖的沧桑,像屹立千年的城墙上的一小块砖石,遍布历史的印痕。留存许久的民俗与文化也随着历史的步调渐渐发酵,散发着独特的味道。 可或许是在那个时代发酵地有些过了度,亦可能被加进了一些洋...  

评分

那个年代的作家,是真的在用心写作。活灵活现的人物性格,戏谑风趣的对话,身临其境的生活场景,小巧精致的风景描绘,还有穿插其中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细节……官员,平民,长辈,幼童,乡间的语言和空洞的官话,贴切到位。无论哪一部分,分离出来看,都是完整丰富的一段叙述。  

用户评价

评分

老舍的处女作,有些地方显得用力过猛,还是比较生涩的。大断的对话,油滑的京白,越读越觉得像戏剧,不像小说。人物塑造比较表面化,不如后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来得饱满。但其中讽刺意味浓厚,对待传统文明和国民性的批判态度,颇有点鲁迅的意思,不过又是另一番味道了。想想老舍先生当时才26岁啊,实在佩服!

评分

2009.03.22

评分

即使是处女作也能看出先生驾驭语言的功力非同小可, '哲学'在这里其实是讽刺那些'唯利是图'的人价值观. 先生爱写市井小民的生活, 他们的喜怒哀乐, 摸爬滚打, 跟现如今的烦恼真没啥不同. 讽刺的是王德曾对李婧说,人生这么痛苦,为什么不去死呢?李婧回答,若一有烦恼就寻死,天下的少年都死光了.可是最后死的却是劝慰王德的李婧.

评分

顶级的书,我今天才读,罪过,现在才有点了解现代化的文学是怎么回事,

评分

即使是处女作也能看出先生驾驭语言的功力非同小可, '哲学'在这里其实是讽刺那些'唯利是图'的人价值观. 先生爱写市井小民的生活, 他们的喜怒哀乐, 摸爬滚打, 跟现如今的烦恼真没啥不同. 讽刺的是王德曾对李婧说,人生这么痛苦,为什么不去死呢?李婧回答,若一有烦恼就寻死,天下的少年都死光了.可是最后死的却是劝慰王德的李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