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索格》是贝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是作为“高级趣味”而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在作家整个创作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位大学教授,为人敏感、善良,但是现实生活给予他一连串的打击,家庭的婚变,社会的摒弃,使他对世界的现状极端沮丧,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他只能写许多不寄出的信以发泄内心的积郁,诉说个人的见解。他苦闷的中心是在他生活的这个混乱的世界上,找不到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小说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求与探索。这也是他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样,是贝娄小说艺术的典范之作。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美国20世纪大师级小说家,作品三获国家图书奖,一获普利策奖并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荣获197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赫索格》是一本知识分子拷问自身的书,痛苦而尖锐,还不合时宜。不过,这正是这本书吸引我之处:我们该怎样面对现实。我知道这个搏斗已经由来已久,《堂吉诃德》、《浮士德》都是针对这样的话题,他们的精神行走,沉默而坚决,如同信仰。如今,索尔贝娄的加入,让这个悲...
评分正在读第二遍《赫索格》。读第一遍时,就觉得很喜欢。首先,因为主人公是一名有所成就的知识分子,是那种不太关心国家政治的人;其次喜欢他的另一个原因是,赫索格随手记录随手给别人写信的习惯,无论这封信能不能寄出去。赫索格优柔寡断而又逆来顺受的,想当然的将美人的归属...
评分“每一个活着的人都会陷于绝望之中,而且,这是我们的致死之症。这是人拒绝接受他的命运的结果。” “海德格尔所谓的人类的第二次堕落,堕落于平凡和平庸之中。……没有一个哲学家懂得平凡是什么,也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深陷于平凡之境。” ...
评分译者的语言功底不错,读起来文气很好,但对于这本知识分子小说,其文化背景和学术圈的基本知识显然力有不逮。只能对康德、黑格尔、卢梭、海德格尔这样的人莫名地添加一句话的注解,而对托克维尔、齐美尔、帕斯卡尔、蒂利希、别尔嘉耶夫等人一概搞不清通译,更不用说比较专业的...
评分我不是个非常delicate的小说阅读者,相比之下我对诗歌更有自信和成熟的判断。所以以下我要说的可以仅仅当做一场缺乏兴奋感的阅读之后的喋喋不休。我对《赫索格》的不满首要来自对主人公的不能认同,我认为赫索格是一个被成功塑造的失败者,而且是一个不能引起我同情的失败者。...
翻译地很精妙,作者写的东西跟我的隔阂太大了。心理式的描写是非常强大的,但是为什么美国的当代作家,像品钦和这位,都喜欢在作品里塞上很多话题之外的东西呢,尤其是哲学、历史和政治!结果就导致整个阅读停滞了,而且不是卡夫卡和卡尔维诺似的停滞,而是一种僵硬地、灌输式的停滞。相比而言,我就更喜欢保罗奥斯特那种有音乐感的结构和文风,但偏偏在地位上后者没法和索尔贝娄比。欸,看来我是大众流派的。
评分这就是离婚后还起诉索尔贝娄,要求分诺奖奖金的第二任妻子吧
评分挺好的一部小说被翻译毁了。
评分中产阶级分子的精神危机。
评分通过写信来拓展认识主角的方法很特别,但这个故事本身并不怎么喜欢。。。中年知识分子离婚后的不安全感,还是个专研思想史的男主,庆幸还好换方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