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民族、外交与墓志

唐代的民族、外交与墓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西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石見清裕
出品人:
页数:238
译者:王博
出版时间:2019-6
价格:7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0442983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书系·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
图书标签:
  • 隋唐史
  • 唐史
  • 日本汉学
  • 历史
  • 石见清裕
  • 墓志
  • 历史与记忆
  • 唐代
  • 民族
  • 外交
  • 墓志
  • 历史
  • 文化
  • 政治
  • 考古
  • 社会
  • 制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唐代是中国历目前政治、经济、文化、国家交往各方面达到高度繁荣的王朝,作为靠前化帝国的大唐王朝是怎样形成的?其实际状况又是如何?石见清裕教授从这一问题意识出发,对唐代民族问题、各国间外交状况及在唐外国人的史料加以分析研究,全书分为三部,其概要如下:部,从欧亚史的视角探讨唐王朝的建立过程及其背景,分析唐代民族管理及边境的结构。第二部通过文书的交换解析当时唐王朝的外交状况。第三部首先对近年来大量公开的唐代墓志加以分析,考察墓志文化的特性,这也是正确将墓志作为史料来灵活应用的前提。

作者简介

石见清裕,现任早稻田大学教育综合科学学术院教授。研究领域为唐代政治史、国际关系史。著有《唐的北方问题与国际秩序》《唐代的国际关系》《粟特人墓志研究》等著作。

王博,早稻田大学东洋史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领域为唐代礼制史、军事史。

目录信息

总序一
总序二
自序
第一部 唐代的边境与民族问题
第一章 唐与内亚——从民族迁徙、移民的角度看东亚史
绪论
第一节 李唐王朝的身世
第二节 隋唐帝国的建立与民族迁徙
第三节 玄奘记录下的内亚
第四节 固原史氏家族
第五节 长安及其他地区的粟特人墓葬
第六节 “粟特裔突厥”的概念
第七节 唐代后半期东亚的变化
结语
第二章 唐代内附民族规定再考——以《天圣令》、开元二十五年令为中心
绪论
第一节 唐代《赋役令》中对内附民族的三条规定
第二节 《天圣令》“没落外藩”条
第三节 “夷獠”与“夷狄”
第四节 《天圣令》中输羊、银钱的规定及其他条文的处理
结语
第三章 拉铁摩尔的Reservoir理论与汉至唐的中国北部边境绪论
第一节 拉铁摩尔的Reservoir理论
第二节 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中国北部
结语
第四章 中国史上的中央和边境——以唐代的内陆边界地带为例
绪论
第一节 唐王朝经营边境的好处
第二节 国际帝国唐王朝的成立过程
第三节 边境带来的冲击
第四节 立足于边界理论进行审视
结语 唐的frontier与boundary
……
第二部 国书与外交
第三部 墓志文化与外国人墓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唐代民族史、国书外交与墓志的论文合集。国书外交部分说实话看不太懂,不过这些知识还是懂得越多越好。

评分

日本的角度的唐代史,文字偏学术话,看了一半放弃了。

评分

不少文章是在《唐代北方问题与国际秩序》基础上的补充和深化。观感好的另一个原因是这本书和我寒假写的作业、论文选题、今后方向、本周阅读材料和近期刚写完的作业(石刻)都有关系(。

评分

唐代鸿胪寺管外交接待与丧葬礼仪,石见氏著覆盖了鸿胪寺的业务范围,剖析相关礼仪、令式尤为细致严密。每一主题必有结论,分条陈理,清晰了然,不杀脑细胞????

评分

本书为石见氏自1998—2015年间,所遴选出的十三篇论文组成,主题即书名所示,分为唐代“民族”“外交”与“墓志”。个人感兴趣的民族部分,第一章首先将李唐先祖定性为北方游牧民,其次进一步阐释“粟特裔突厥”(即突厥化粟特人),再次经济中心南移在人口迁移及税收上的表现;第二章借助《天圣令》重新检讨了唐廷对内附民族的赋役规定;第三章将拉铁摩尔“贮存地”概念延展到汉唐间;第四章借助“中心——边缘”视角,重新审视唐王朝的边界地带。此外,外交部分对国书授予仪式、使节私觌行为,墓志部分对丧葬礼仪、墓志生成的复原也较有趣。另。其对杨氏仆固世系的质疑,新近研究也基本得以确认。撇去时间上的隔阂,最大收获也许在于引文所示日本学界的相关研究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