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是怎麼做新聞的

《紐約時報》是怎麼做新聞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美]尼基·阿瑟
出品人:
頁數:330
译者:徐芳芳
出版時間:2019-6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8022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新聞
  • 傳媒
  • 新聞齣版傳播
  • 新聞學
  • 美國
  • 新傳媒
  • 文化
  • 社科
  • 新聞報道
  • 調查報道
  • 媒體運作
  • 新聞倫理
  • 事實核查
  • 記者職業
  • 新聞史
  • 信息傳播
  • 公眾輿論
  • 新聞真實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對21世紀以來《紐約時報》的數字化發展策略和新聞工作現狀的近距離考察。

互聯網普及,社交媒體大行其道,使得《紐約時報》遭遇瞭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動蕩。一方麵,紙質版的競爭變成瞭電子版的競爭,不僅是同行之間,在《紐約時報》內部,紙電亦是敵友難辨;另一方麵,受眾不僅要求新聞的獲取及時、方便,甚而要求與之互動並參與新聞生産;而社交媒體在成為新聞記者信息源的同時,也衝擊瞭記者和媒體的傳統工作方式以及權威性。

作為全球媒體的標杆,《紐約時報》上至企業管理製度,下至新聞工作流程和記者的個人技能、崗位,都不再能夠滿足當下新聞工作的需求,不得不大量引入編程、網頁設計人纔並與眾多博主、網絡極客閤作,進行各種探索和實踐。這些方方麵麵的轉變值得新聞從業者和研究者思考、藉鑒,對於有誌從事新聞工作者或者關注時事的網民也未嘗不是有趣的讀物。

著者簡介

尼基·阿瑟,女,喬治華盛頓大學媒體與公共事務學院的助理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媒體從業人員。

圖書目錄

導 論 數字時代的《紐約時報》
為何選擇《紐約時報》?
即時:《紐約時報》及其他
互動:《紐約時報》及其他
參與:《紐約時報》及其他
新聞慣例和價值觀:從模擬時代到數字時代
本書的提綱
第一章 背景: 關於新聞業的新聞——2010年的《紐約時報》
新聞的黑暗時代和創新契機
《紐約時報》的現狀
《紐約時報》網絡版簡史
第二章 《紐約時報》記者的三天
2010年1月21日:格雷厄姆·鮑利,財經記者
2010年2月11日:安德魯·馬丁,財經新聞記者
2010年1月27日:尼剋·比爾頓,Bits的首席技術博主
總結: 《紐約時報》記者的三天
第三章 即時的諷刺意味
對報紙的執迷
揭開紙質版之謎
理解頭版的即時性
商業新聞與報紙的生産周期
為版麵位置而奮鬥
首頁背後:在綫工作節奏
首頁的工作節奏:白天
紙質版與網絡版在網絡新聞生産中的交會
商業版的綫上工作節奏
紙質版和網絡版的工作流程
第四章 即時:到何種程度?
《紐約時報》的新口號?
“第二天的新聞”
頻繁更新中的流失
數字時代的競爭
網絡優先,獨傢新聞怎麼做?
數字世界的即時性、網絡版和紙質版
第五章 互動:定義、涉及對象和原因
采取互動的現實原因
關於互動
《紐約時報》的視頻製作
互動新聞、多媒體團隊與網頁製作人
有互動意願的人
TimesCast,一個小實驗
多媒體是病毒?
多媒體會議: 力爭控製好進度
贊賞
讓互動進入傳統媒體
互動在網絡新聞中的齣現
第六章 參與、品牌推廣及《紐約時報》的新麵貌
賺誰的錢?
讓記者去處理?
新聞編輯室在參與方麵的新實踐
讓參與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不花時間,就不能發聲?
道德顧慮
對參與做個綜述
第七章 未來會怎樣?
擁抱變化: 《紐約時報》的優勢
這些價值觀為什麼重要
什麼沒變?
什麼變瞭?
預測未來
第八章 研究方法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新媒体世界下的信息冗余是每个活在21世纪的人们所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每个人每日要面对的问题。移动通信和手持智能设备所开掘出来的内容矿藏更是有种取之不尽的态势,各类媒体形式,新老交融,每日高速流通运转的内容讯息,让注视着4-6英寸的一对对眼球目不暇接,所有分发、产...  

評分

新媒体世界下的信息冗余是每个活在21世纪的人们所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每个人每日要面对的问题。移动通信和手持智能设备所开掘出来的内容矿藏更是有种取之不尽的态势,各类媒体形式,新老交融,每日高速流通运转的内容讯息,让注视着4-6英寸的一对对眼球目不暇接,所有分发、产...  

評分

五星(满分五星) 一句话总结“什么样的信息更有价值”背后反应出“庞大的组织变革之下的矛盾与可能”。 整本书读下来,我一直不断有“这不就说我吗?”的感受,甚至是谈到《纽约时报》主动开始放弃追逐新闻的快,而引发了一些已经适应的记者不满时,我发现我甚至也有相似的感受...  

評分

五星(满分五星) 一句话总结“什么样的信息更有价值”背后反应出“庞大的组织变革之下的矛盾与可能”。 整本书读下来,我一直不断有“这不就说我吗?”的感受,甚至是谈到《纽约时报》主动开始放弃追逐新闻的快,而引发了一些已经适应的记者不满时,我发现我甚至也有相似的感受...  

評分

五星(满分五星) 一句话总结“什么样的信息更有价值”背后反应出“庞大的组织变革之下的矛盾与可能”。 整本书读下来,我一直不断有“这不就说我吗?”的感受,甚至是谈到《纽约时报》主动开始放弃追逐新闻的快,而引发了一些已经适应的记者不满时,我发现我甚至也有相似的感受...  

用戶評價

评分

……太流水賬瞭

评分

……太流水賬瞭

评分

一口氣讀完,全程內心活動都是:對對對對對就是這樣!紐約時報十年前就遇到的問題,今天我們又重新走一遍。可是,為什麼前人踩過的坑,現在我們還要再踩一次呢?網絡時代需要的絕對不是倉鼠型記者啊!

评分

一口氣讀完,全程內心活動都是:對對對對對就是這樣!紐約時報十年前就遇到的問題,今天我們又重新走一遍。可是,為什麼前人踩過的坑,現在我們還要再踩一次呢?網絡時代需要的絕對不是倉鼠型記者啊!

评分

學到很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