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2003年法国普瓦图—夏朗德图书奖
★亚马逊网站2015年度好书
★知名作家赵松作序导读
★一部轻盈灵动、从容克制的回忆录;一幅感性、深刻、流动的博尔赫斯肖像
——————
这是关于博尔赫斯的回忆录,记录了与博尔赫斯交往中印象深刻的场景,反思和评述了与博尔赫斯的阅读、写作及思想密 切相关的人与事。
1964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书店,一位六十多岁的盲人作家走到一位十六岁的店员面前,询问他是否有兴趣兼职为他诵读。这位作家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世界上最出色的文学家之一;这个男孩是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和藏书家。曼古埃尔回忆了和博尔赫斯在一起的日子,记录和思考了博尔赫斯的日常生活,他独特的写作方式,他的阅读喜好,他对其他作家的评论,他的渊博、怪癖,以及孤独……既感性又深刻,动态地勾勒出这位谜一般的天才作家的肖像画,直抵博尔赫斯的内心。
——————
——————
这本精彩的书给读者提供了一把钥匙,能打开博尔赫斯魔法世界的多个秘密空间。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巴勒斯坦民族诗人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之于阅读,正如卡萨诺瓦之于性。
——《苏格兰周日报》
他创作的关于博尔赫斯的故事……被包藏在璀璨的诗歌里。
——《多伦多星报》
相对于那些试图对博尔赫斯的人生做出深度更深的挖掘与分析的传记作者而言,曼古埃尔的方式是克制而又得体的,而这种方式自是所来有自,不管这么多年以来他对博尔赫斯的印象有什么样的改变,也不管他对博尔赫斯作品的评判发生了多少变化,他非常清楚的一点是,记忆中那些与博尔赫斯有关的时刻,对他来说无论它们会如何的模糊都永远是神秘而又珍贵的,当他使用自己的语言做出呈现时,他知道,他必须保持某种意义上的静默,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样喋喋不休。
——赵松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Alberto Manguel),1948年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1982年移居加拿大后成为加拿大公民,目前定居法国。他是一位文集编纂者、翻译家、散文家、小说家、编辑,在国际间享有盛名,著作有《阅读史》《夜晚的书斋》《恋爱中的博尔赫斯》《想象地名私人词典》等。
那时,有一束光,照亮了他的脑海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前言 赵松 若按希伯来原初宗教里的说法——上帝以语言创世,那像博尔赫斯这样的人,在其内心深处就很可能藏着一个渴望成为“上帝”的人,企图用文字创造并主宰另一个无限的世界。或许也正是基于类似的理解,翁贝托·埃科才...
评分文学很神奇。邂逅一本好书、一个段落、或一个句子,忽然就让人开启了灵犀。还有一些更幸运的人,有幸遇到他崇仰的大师,自此往后,他的路途里总有一盏光亮的灯。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穿过佛罗里达大街的人群,绕过各种建筑物,来到麦伊普大街994号,按下某个门铃,穿过楼道,走...
评分文学很神奇。邂逅一本好书、一个段落、或一个句子,忽然就让人开启了灵犀。还有一些更幸运的人,有幸遇到他崇仰的大师,自此往后,他的路途里总有一盏光亮的灯。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穿过佛罗里达大街的人群,绕过各种建筑物,来到麦伊普大街994号,按下某个门铃,穿过楼道,走...
评分那时,有一束光,照亮了他的脑海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前言 赵松 若按希伯来原初宗教里的说法——上帝以语言创世,那像博尔赫斯这样的人,在其内心深处就很可能藏着一个渴望成为“上帝”的人,企图用文字创造并主宰另一个无限的世界。或许也正是基于类似的理解,翁贝托·埃科才...
评分放言“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的博尔赫斯,家中却没有自己的著作。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记录下一桩小事:某次,邮差送来一个大包裹,内装意大利新出版的博尔赫斯精装版小说,包装繁复、做工考究,每本书还有编号。可博尔赫斯听罢了描述,不假思索地将之赠予了邮差。读...
翻译是没什么问题的。这本小册子只有五万字,是作者记叙了给矇叟博尔赫斯阅读、陪同社交、聊天的一些往事片段。作者刚担当给博尔赫斯阅读的角色时,还不了解他,但写下此书时,已经能够任意驱遣西方文学传统从经典到当代的各路作家的名字、风格了。所以,这本质上是一个关于博尔赫斯的文学回忆录,把握这一点,就可以一窥博尔赫斯的一些个性、癖好,但也没必要过分解读,因为哪怕是普通人也有阅读的癖好,何况他哉。总之,这本小册子读起来很轻松,又确实包含了不少可以引用、解读、想象的内容。
评分既然每一本书都和每一本书相连,那么我们总会通向博尔赫斯(正如布鲁姆说我们总会回到莎士比亚那样),绕过环形废墟就能踏入通天图书馆,不做博闻强识的富内斯学不会遗忘,只能拥有“一堆垃圾”,做个侦探做个恶棍,逃离迷宫打碎镜子,把时间的玫瑰放置在永恒旁边,把一个梦揉进另一个梦,把遥远国度的生活编纂成一本百科全书,但别忘了为爱而生的金黄的老虎也是食肉动物,它也能给我们行将从清醒滑入睡眠时的濒临死亡的体验,在死亡那边将再也没有诗句只有火焰。
评分对我来说介于四星到五星之间,很轻、很精致,无负担的一本小书,阅读起来令人感到愉快。如果说一个人人生的成功,是以自己选择的方式度过一生,那么博尔赫斯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人之一;如果说天堂便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他也是世界上极少数的几个人,活着的时候便能跻身天堂。
评分有些作家试图在书中反映世界,而对另一些更为特别的作家而言,世界本就是一本书,一本他们试图为自己、为他人破译的书。博尔赫斯相信永生不朽存在于作品中,当作品交出“作者已死”。这是一本对回忆的回忆的一种回忆,博尔赫斯晚年遗传性失明,所以作者等人给博尔赫斯读书,在他的阅读经历中,在这本小书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不朽而有立体的博尔赫斯。
评分翻译是没什么问题的。这本小册子只有五万字,是作者记叙了给矇叟博尔赫斯阅读、陪同社交、聊天的一些往事片段。作者刚担当给博尔赫斯阅读的角色时,还不了解他,但写下此书时,已经能够任意驱遣西方文学传统从经典到当代的各路作家的名字、风格了。所以,这本质上是一个关于博尔赫斯的文学回忆录,把握这一点,就可以一窥博尔赫斯的一些个性、癖好,但也没必要过分解读,因为哪怕是普通人也有阅读的癖好,何况他哉。总之,这本小册子读起来很轻松,又确实包含了不少可以引用、解读、想象的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