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marquez/
马尔克斯称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他最满意的作品,这点我很赞同,尽管《百年孤独》给他带来了更多的荣誉,也更为人熟知,但《百年孤独》声名显赫主要是因为其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文学史上开创性的地位。仅以内容论,晚些年写就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倾注了作者更多的人生洞察,笔法...
评分 评分问:《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一部小说,获奖一事对你有什么影响? 答:第一个影响是我不得不中断我写作中的小说。得知获奖的消息时,我已经开始写这本书了。当时我曾不切实际地想,举行发奖仪式和接受访者采访后,我便可以重新开始这本小说的写作...
评分 评分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又是一个讲衰老的故事,越看到后面越不然,我从中读到了对爱情的深刻探讨,什么是爱情?她是否真的存在,抑或根本就是虚构出来的?这是不是生活所必须的? 今天早上醒来忽然想起,文中最开始那个自杀的摄影师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在后面继续讲述,而之前却做...
后来有没有人在武大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把它的内封拆开过?
评分爱之茄
评分找到这本书不容易,看完它也不容易
评分西班牙爱情百科全书。里面涉及爱情的种种形态。爱的痴情,也爱的绝望。马尔克斯无疑是悲观的。看到序里说,这是一部不魔幻的小说,我看不然,里面的很多情节和元素都带“魔幻”性质。爱情,本就是一场“魔幻”。PS:马尔克斯铺设情节绵密无比,人物性格、心理描写丝丝入扣,还有当地风土人情逸事交织,就足以叫人拍案叫绝了。何况这是一个跨越世纪的沧桑的爱情故事,唏嘘之余还是存有一份震动,那时大师书写的力量。
评分马尔克斯爷爷坚定地告诉我们:有多少爱不期而至,就有多少爱不辞而别,但只有“霍乱时期”的爱情,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之后依然不畏不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