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家喻户晓的畅销佳作,荣膺巴西文坛五项大奖,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保守与革新激烈碰撞,爱情是否会侵蚀自由的灵魂?
◆从这里,感受巴西烈焰,触摸伊列乌斯之心
漫长的雨季终于结束,快乐的晨曦预示着太阳即将升起。一切都发生在这久雨初晴的一天:庄园主开枪打死了妻子和奸夫;连接两市的公共汽车开通,举办庆功宴的酒店却没了厨娘;奴隶市场上美艳俏丽的加布里埃拉一身尘垢,却对未知的前途怀抱幸福的憧憬……
这是1925年的巴西,盛产可可的伊列乌斯市即将见证保守与革新两股力量的交锋:风云变幻后,谁去谁留?
若热•亚马多不仅在巴西享有崇高声誉,在拉美地区和世界文坛都有着卓著的影响力,代表了巴西文学的顶级水准。
在巴西,他的小说印数曾高达五百万册之多,而在巴西一万册的印数就能称为“畅销书”。从世界范围看,他的作品已经被译成四十九种文字,在近六十个国家出版发行。毫不夸张地说,亚马多的声誉和影响力不仅在巴西历史上是空前的,也超出了巴西和拉丁美洲的范畴,赢得了国际文坛的赞赏,欧美评论家甚至将他誉为“20世纪的狄更斯”。
他多部作品是影视、戏剧界的常青树,为巴西桑巴舞提供灵感,他笔下的人物甚至成为街区的命名标志。同时,他也是巴西文学院终身院士,巴西文学院“不朽殿堂”四位名家之一,不仅获得过多项葡萄牙语文学重要大奖,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买书,真的很随性。 在书店草草翻看封面简介,觉得会合自己的味,就带回家。 《加布里埃拉》,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买的。 喜欢作者行云流水般的叙事风格,娓娓道来。 就这样不由自主追看下去,仿佛置身巴西那热情的国度。 种种的英俊男子浮现眼前,隐约期待着王子公主般为了爱...
评分1925年发生了什么?1925年英国发明家研制出了全世界第一台电视,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内阁在意大利独裁,上海爆发五卅惨案,孙中山逝世,三岛由纪夫出生,萧伯纳获得了诺贝尔奖,希特勒出版了《我的奋斗》,而在巴西东部大西洋沿岸城市伊列乌斯,阿拉伯出生的巴西人纳西布与混血姑...
评分这本书算是《大埋伏》的续编了。城市由劳动人民们创立出来了,法律与宗教占领了,建立了“秩序”。上校们(大庄园主)用枪划分了土地与财富,占领了上层建筑,于是文明来了。旧一代人老去,新一代人又来了。于是“现代化”来了。可是权利斗争也来了。 没有人愿意放弃权利,特别...
评分摘自《中国网络文学联盟》) 作者:林一安 作者简介 若热•亚马多(1912—),巴西小说家、巴西文学院院士。 曾任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生于巴伊亚州伊塔布纳市。少年时期曾在可可种植园生活。1930年入里约热内卢大学攻读法律,两年后因经济困难辍学。1936年起,...
评分记不住书中大部分人物的名字= =2019.02.02,看了一半,感慨于作者所描绘的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的可可种植地——伊列乌斯的社会百态。
评分若热·亚马多把这部小说写的意外的有趣,讲述的是发生在伊列乌斯市的故事,当地的守旧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冲突,社会传统的变革,还穿插了纳西布和加布里埃拉的爱情故事,带有拉丁文学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评分不打分。这本书不适合我,没看完。其实我很喜欢细节碎且多的文,但这本太啰嗦了,啰嗦再加上炫耀作者思维,我读着感觉不流畅。作者你真的不用特别明确写出你要讽刺什么,读者细心点能看出来的啊,有种看个故事还要被教这里表达了作者什么看法的感觉,真是头疼。
评分大学在图书馆借过一直想再看一遍,终于等到新版了
评分没想到是个圆满的结局,这里面的所谓政治斗争,跟南美大陆一样,新而浅薄,第一次看巴西文学,里面的人生活节奏与想法真的缓慢而悠闲,而对于性的开放态度,更是一种对于悠闲生活的诠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