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and the Crisis of 2008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and the Crisis of 200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保罗•克鲁格曼,2008年独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全球化坚定而又机智的捍卫者,继弗里德曼和加尔布雷斯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在美国经济一片大好之时,警告大众注意房价泡沫和经济衰退,被英国《金融时报》誉为“口号和辩论”、“数据和模型”的大师。

出版者:W. W. Norton
作者:Paul Krugman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2-01
价格:USD 24.95
装帧:Hardcover
isbn号码:97803930710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Economics 
  • Krugman 
  • 金融 
  • 克鲁格曼 
  • 英文原版 
  • 经济 
  • 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线阅读本书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但凡思考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问题的经济学家,大都认为那是一场无妄之灾,而不是无法避免的悲剧。他们认为,假如当年赫伯特•胡佛没有在经济萧条迫在眉睫时还试图保持预算平衡,假如当年美联储没有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来维护金本位,假如当年政府官员迅速向境况不妙的银行注资,以平复 1930~1931年间蔓延开来的银行恐慌,那么1929年的股市崩溃将只会引发一场普普通通的、很快被人遗忘的经济衰退。他们还认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已经汲取了教训。真的是这样吗?

1929年股市大崩盘,拉开20世纪大萧条序幕;1982年债务危机,第三世界国家遭遇危机后的萧条;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至今仍在萧条中徘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诸多经济体深陷衰退;2007年美国次贷风波愈演愈烈,经济萧条再度袭来;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前夕,克鲁格曼再次预言,21世纪严重经济衰退无法避免,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经济萧条从未远离我们,萧条经济学重返历史舞台。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没有方程式,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经济学行话,这是一本所有关心世界经济走向的人都能读懂的书!旧作新颜,恰逢21世纪首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萧条经济学卷土重来。灾难深重的金融危机,挥之不去的萧条阴影,束手无策的政府,茫然失措的大众,美国怎么了,世界怎么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好奇2008年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的,找到这本书,基本没有失望。 回顾多次经济危机,亚洲(东南亚,香港),美洲的(墨西哥)以及欧洲(英国)的多次经济危机,用一个理论 不可能三角形来解释。 1.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 外汇的稳定 3.资本的管制 以及 信心 ---》 资本 --》 企业...  

评分

读这书有三大收获。首先,总算明白一直不好意思问的“长手”“短手”了。第二,原来经济学可以用“保姆合作社”这么简单的模型来描述。第三,原来那些胡天胡地堆砌术语的“经济学家”都是没本事的,装逼!  

评分

评分

读这书有三大收获。首先,总算明白一直不好意思问的“长手”“短手”了。第二,原来经济学可以用“保姆合作社”这么简单的模型来描述。第三,原来那些胡天胡地堆砌术语的“经济学家”都是没本事的,装逼!  

评分

这本书比《现在终结萧条》好看多了,或许这本书是通过各次金融危机介绍萧条经济学应该回归,讲故事有意思;也或许是在当年,克鲁格曼还不是那么固执的凯恩斯主义者,他至少会在各种措施、各种思路中思考,而不是之后对凯恩斯主义偏执的相信,以至于认为丝毫不需要解释。...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对我来说是一本严肃的故事书,关于经济危机和萧条的。从上世纪初至今的所有危机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包含在内,但是这不是个学术图书,适合没学过经济跟想装b的人士。看过joseph stiglitz的那本关于亚洲危机的书以后再看着本书会觉得还是Stiglitz分析的更透彻。krugman作为个能写又有良心的经济学家更倾向于娓娓道来。

评分

作者试图用通俗的语言对90年代以来的历次金融危机进行总结,从而指出萧条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但其原因的分析既缺乏深度(如IMF为亚洲金融危机开出的药方与传统的萧条应对政策相反是为了恢复市场信心,解释就颇为任意,至少这也是西方学术思想变化的结果),又未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整体质量一般。

评分

让我纠结一夜的书

评分

作者试图用通俗的语言对90年代以来的历次金融危机进行总结,从而指出萧条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但其原因的分析既缺乏深度(如IMF为亚洲金融危机开出的药方与传统的萧条应对政策相反是为了恢复市场信心,解释就颇为任意,至少这也是西方学术思想变化的结果),又未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整体质量一般。

评分

让我纠结一夜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