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史华兹,生于1916年12月12日,卒于1999年11月14日。1960年起任哈佛大学教授,并以其博雅和睿智,在核校东亚中被尊称为“学者的学者”。除了作为其扛鼎之作的本书,还写有《中国的共产主义和毛的兴起》、《共产主义和中国:变动中的思想意识》、《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中国及其他》等。
严复,可能听说这个名字的时候,可能已经有很多人都记忆比较模糊了吧,确实毕竟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已经比较遥远了,关于清末时期的中国形式,可以说及时我们从历史教科书上去看,都是痛心疾首。那么对于在那个年代生活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有思想...
评分重拾富强的话题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兹研究近代中国哲学、政治思想史的一本具有较高声誉和广泛影响的著作。作者指出,严复站在未经历近代化变革的中国传统文化立场上,一下子就发现并抓住了欧洲著作中阐述的“集体的能力”这一主题,并在欧洲思想中至...
评分 评分P216—217 第十一章 晚年时代 作为晚清介绍西方思想第一人的“圣人”,严复对东方和西方同时产生了失望和幻灭感。严复对革命党共和制一向抱有反对,而差强人意的袁世凯也未能挽起混乱的局势。西方世界正值一战酣战未息,严复开始将思想的情感转向中国。 他指着西方...
评分王瑶 译 作为班老师以前的学生——一个中国思想史,或许也是这次会议的“变节者”,我觉得自己已不再有资格去写一篇正式的文章来阐述他作品的“本质”及其对思想史的巨大贡献。因此,请允许我写下关于“史华慈风格”的一些话语,而这也是属于其研究方法的一部分。我这些谨慎的...
本人读的最深刻最严肃的书
评分感覺思想史的一個大問題是如何處理人和文本的關係。
评分严复是以中文翻译和阐释西学的第一人,史华慈又用英文书写这位翻译家的历史。如果翻译与著史都像隔着透镜,那么在这双重透视中,严复对西学有意的误读和史华慈对严复思辨式的推测,都显得饶有趣味。在书的最后,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严复在给学生的信中说:“却是心志恬然,委心任化。”他是真的转向了道家的“空”么,还是强行从如晦的世事和如灰的死心中开脱?史华慈将其翻译为"My heart is now at peace. I am resigned to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混杂了多少他对严复带有同情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针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也是献给全人类置身其中的名为“现代”的未知海洋。国家崛起和个人自由到底能否共存?至今我们仍在摸索严复这个问题的答案。
评分本人读的最深刻最严肃的书
评分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在此书之后成为了形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经典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