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达尔文

中国与达尔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浦嘉珉
出品人:
页数:505
译者:钟永强
出版时间:2008-08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49360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达尔文
  • 思想史
  • 历史
  • 进化论
  • 社会学
  • 中国
  • 浦嘉珉
  • 中国历史
  • 达尔文
  • 进化论
  • 科学思想
  • 生物进化
  • 中西比较
  • 思想史
  • 科学史
  • 文化交流
  • 启蒙运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查尔斯•达尔文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却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进化论是最先对中国人造成的冲击的重要的西方学说之一。而且在马克思主义获得真正立足之前,它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主义”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

美国学者浦嘉珉的这部著作详尽研究了达尔文文学说在中国传播、接受及其影响。作者从思想史的角度重新评价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达尔文学说的“正读”与“误读”,展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为使中国“适应”或“摆脱”那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而进行的漫长努力,虽然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受到各种各样的歪曲,但进化学说的许多重要概念还是在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的生存环境之中成为不证自明的“法则”,它们确实影响到中国的维新派、共和派、无政府主义者和革命派的实际行动,并且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传播铺平了道路。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译者的话
献词
致谢
上编:预警——达尔文进入中国
前言:小猎犬号在中国海
第一章 进步
一、西方的“证据”
二、康有为的儒教进步观
三、《春秋》的进步观
第二章 达尔文登场
一、原强?
二、请教达尔文
三、当心,但要有信心
中编:达尔文拥护改革
第三章 达尔文与中国的进步
一、梁启超、报刊与进化论
二、变或被变
三、提供拯救的进化论
第四章 达尔文在湖南
一、新知与无知
二、生存斗争
三、生存与宗教
第五章 艰难时世的“圣经”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
二、儒家乐观主义
三、儒教在行动
下编:达尔文支持革命——达尔文反对革命
第六章 革命家梁启超
一、种族革命
二、民主革命
三、史学革命
四、反叛列祖列宗
五、孔子的生存斗争
六、新道德与反帝国主义
第七章 真正的革命家
一、达尔文与共和派
二、达尔文与无政府主义者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没看懂是因为我对里面那些思想史的学术背景非常之陌生。但是一边看我一边就在想,如果是我会怎么来写呢?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能看到的是达尔文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可是,本书的分析路径走的是分析精英人物思想和达尔文原意的差别,这种方法当然是一种高度思辨力的体现,...  

评分

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寻求富强》等研究个人思想书的整合,有助于理清思路脉络,而且指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说到达尔文,人们就能想到《物种起源》。这位伟大的划时代性的科学家提出了进化论,在现代已经成为权威性常识。但是,由于中国的独特情况,19世纪末的中国人在认识真正的...

评分

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寻求富强》等研究个人思想书的整合,有助于理清思路脉络,而且指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说到达尔文,人们就能想到《物种起源》。这位伟大的划时代性的科学家提出了进化论,在现代已经成为权威性常识。但是,由于中国的独特情况,19世纪末的中国人在认识真正的...

评分

达尔文的中国路径 李华芳 今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其实查尔斯•达尔文根本就没有踏足中国,但不仅是中国社会的变化,也包括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都与达尔文思想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达尔文的名字最早在中国出现,是《申报》于清朝...  

评分

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寻求富强》等研究个人思想书的整合,有助于理清思路脉络,而且指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说到达尔文,人们就能想到《物种起源》。这位伟大的划时代性的科学家提出了进化论,在现代已经成为权威性常识。但是,由于中国的独特情况,19世纪末的中国人在认识真正的...

用户评价

评分

看着真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碰撞。不过大部分都是围绕梁启超和康有为的达尔文思想发展,孙中山被称为真正的革命者,至于老毛嘛....。唉,思想脉络也是靠误传和偏见得来的啊.......

评分

小欣说这样写博士论文在中国肯定通不过。

评分

感觉像是《寻求富强》等研究个人思想书的整合 有助于理清思路脉络 而且指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评分

翻阅就行了。横向纵向跨度都比较大,作者没能把握得很好。我认为最重要的应当是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弱进化,强进步的理念在面临西方入侵时候的翻转

评分

局部上不乏洞见,但仍像一台拉拉杂杂的谈话节目,一个爱中国的外国人,瞄准1966年的那场革命,满怀好奇地想聊一个最头痛的问题,却透着一股没有历史包袱的美国式(或“司徒雷登”式)天真。作者应是艾恺的师兄,惜于去年5月逝世。哀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