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尘封四十年的历史,当年的幸存者散落在各个角落,没有人问过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年的死难者早已化为白骨,连他们的后代也不知道埋在何处。幸亏杨显惠这位有良知的作家,不辞辛劳,四处寻访,历经数载,终于揭开了历史的盖子。
本书是《定西孤儿院纪事》的姊妹篇,被誉为“中国的《古拉格群岛》”。书中所指的夹边沟,为甘肃酒泉一个羁押右派分子的劳改农场,从1957年开始关押的近三千人,至1960年底幸存者已不足一半,是一处充满了苦难、饥饿和死亡的伤痛之地。作者历经数年,大海捞针般搜寻和采访了近百名当事人,并在高度忠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极具震撼历的纪实性小说。全书通过近20个故事,对众多受难者命运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沉的揭示,对绝境中的人性有着十分出色的绘状,更直视了这一历史悲剧的精神本质和深刻教训。
从2000年春季《上海文学》开始连载《夹边沟记事》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九年。其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过一册《夹边沟记事》,但其内容不全是“夹边沟”,还有几篇作者早期的中短篇小说。后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全部的“夹边沟”故事,书名变成了《告别夹边沟》。现在花城出版社要重新出版这本书,且恢复了它的原名。
杨显惠,1946年出生于兰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天津。
1965年由兰州二中上山下乡赴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安西县小宛农场。1971年入甘肃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1975年在甘肃省家垦局酒泉农垦中学做教师。1981年入天津作家协会专职写作至今。
主要作品收入《这一片大海滩》、《定西孤儿院纪事》等书。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中国小说学会奖、《上海文学》奖。
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是一声叹息,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它不怒吼也无控诉,只是平静的讲述那一段属于我们的集体耻辱。 反右运动始于1957年,距今只有短短的55年,而身处现在这个日新月异自由开放(相对的)时代的我们又怎么能想到,就在半个世纪之前,有近万名所...
评分 评分——大部分内容不过是摘抄,摘自《夹边沟记事》 按: 夹边沟不是夹皮沟,夹皮沟在东北,在二人转和赵本山的小品里。夹边沟则在甘肃,少有人知,我是因为看到《夹边沟记事》才知道的。那里有个农场,叫做夹边沟农场。1958年前后有数千名右派被发往夹边沟农场劳动改造。两三年期...
评分2005年3月27日 写的: 嗜睡的三月,天天都是自然醒,稿子暂时搁置,在睡眠的夹缝里读书,最摄人魂魄的当属杨显惠先生的《夹边沟记事》,是作者耗尽五年心力写的巨作,先读的天津古籍2002年版的,每每于天光微亮的时候由卧读忽然惊坐起来,查到上海文艺2003年还出版过一个版本...
评分告别不了的历史,不能忘怀的伤痛 甘肃籍作家杨显惠是我很敬重的一位作家,《夹边沟记事》这本书前后出了三个版本,我很幸运的把这三个版本都看过了。可以说我看完这本书很久了,但是长久以来我都不敢拿起笔写下些什么。我有点害怕、有点担心,我怕我自己无法...
当你觉得生活艰难的时候,不妨吃够米饭,读读这本书。最大的苦难莫过于挨饿致死。生存就有一切可能。
评分看完还是小粉红的不是蠢就是坏了
评分李祥年的爱情故事让我掉眼泪了。
评分只有没写到的,没有写过头的
评分何止是中国的古拉格群岛,简直就是中国的奥斯维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