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W・萨义德
(Edward W. Said)
1935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巴勒斯坦和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教育,50年代赴美国就学,取得哈佛大学博士,1963年起任教哥伦比亚大学迄今,讲授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
萨义德著作等身,其中以《东方学》(Orientalism,1978)闻名遐迩,成为后殖民与后现代主义辩论的先锋。20年来,萨义德著述不辍,焦点扩及政治观察、文化批判,甚至音乐述评等范畴。与此同时他还以知识分子的身份积极投入巴勒斯坦解放运动,其学术建树和政治参与都很引人瞩目。
读完萨义徳的《知识分子论》,才体悟得自己做为流亡者的一面。“大多数人主要知道一个文化、一个环境、一个家,流亡者至少知道两个... 流亡是过着习以为常的秩序之外的生活。它是游牧的、去中心的(decentered)、对位的(contrapuntal)。” 流亡,不同于流浪,因为流浪是漫无...
评分长久以来,乔姆斯基与萨义德并称为美国最有名的公共知识分子,"那个国家的良心"。他们坚持己见,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学术,而是以文化批评为手段,积极参与公众议题的讨论,向权威发出挑战,为周围的不公而抗争。萨义德在自己的那本《知识分子论》里说得很清楚:知识分子的代表—...
评分 评分文/简LEE 萨义德曾说:“在我的所有著作中,以对于(《知识分子论》)这本书的反应最为一致……人们说我触及了他们社会中的真实情境,即使我对那些社会一无所知。”而我对这本书的看重,也是因为它也触及了我们的“真实情境”。因此,我在这里想从“中国经验”出发,谈谈知识分...
评分陈寿文:他是一个流亡者――萨义德逝世周年祭 题记:2004年9月24日,萨义德逝世一周年。我以为对于一个思想者,行动者的最好纪念是理解体验其思想并与之同行,在本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把小路扩展成大路...... 有一种风行但完全错误的认定:流亡是被完全切断,孤立无望地...
语言太有力量,常常就让人攥紧了拳头,心里涌着”知识分子的良心“。大概也正因如此,加上是演讲稿,大概念总在重复、反复咂摸,却没有什么具体做法建议。跟单德兴的中译本放一块儿读,大部分地方仍是原文更清晰、更易理解,萨义德爱用长句和抽象词,的确很难翻译。
评分记得繁体中文版翻译的甚好
评分语言太有力量,常常就让人攥紧了拳头,心里涌着”知识分子的良心“。大概也正因如此,加上是演讲稿,大概念总在重复、反复咂摸,却没有什么具体做法建议。跟单德兴的中译本放一块儿读,大部分地方仍是原文更清晰、更易理解,萨义德爱用长句和抽象词,的确很难翻译。
评分Perhaps his most influential book. Just another manifesto of philosophy kings.
评分语言太有力量,常常就让人攥紧了拳头,心里涌着”知识分子的良心“。大概也正因如此,加上是演讲稿,大概念总在重复、反复咂摸,却没有什么具体做法建议。跟单德兴的中译本放一块儿读,大部分地方仍是原文更清晰、更易理解,萨义德爱用长句和抽象词,的确很难翻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