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夫納·格雷夫(Avner Greif),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斯坦福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1989年獲得西北大學博士學位。緻力於研究市場共同發展的比較曆史製度分析。博弈論學會和新製度經濟學國際學會的發起人之一。
在中世紀前期各方麵都明顯發達予歐洲的穆斯林世界,為什麼後來卻走嚮瞭與歐洲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甚至到現在,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仍然落後於歐洲?無數的社會科學傢試圖對這個曆史之謎做齣令人信服的解釋。本書的不同之處在於,綜閤運用瞭經濟學、曆史學和社會學等各學科的方法,通過案例研究和曆史分析,對中世紀後期東謠方的大分叉給齣瞭製度上的解釋。本書是製度經濟學領域的集大成之作,堪稱經典。
制度变迁与历史过程 李华芳 在诺思和福格尔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经济学“侵入”历史学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新罪证。当然,格雷夫并不以此为意,在格雷夫看来,经济学不能说侵入历史学,而是两个学科的融合。在格雷夫的巧手下,打造出了跨学科的新武器:比较历...
評分董志强 / 《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2月13日 制度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譬如,许多经验研究支持了有效的产权保护与经济绩效的高度相关性。但对于制度研究来说,这可能只是开始而非结果。因为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并没有揭示两者之间的因果机制。制度研究必须考察互...
評分本书作者,试图通过几乎处于同一时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两个商业群体的对比,以及有限的博弈模型来说明为啥,欧洲演绎出了现在的制度,为啥以前跑在前面阿拉伯世界,却落在了后面。同样的博弈模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变量会发生变化,所以有可能演绎出相反的结果。在作...
評分本书作者,试图通过几乎处于同一时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两个商业群体的对比,以及有限的博弈模型来说明为啥,欧洲演绎出了现在的制度,为啥以前跑在前面阿拉伯世界,却落在了后面。同样的博弈模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变量会发生变化,所以有可能演绎出相反的结果。在作...
評分Avner Greif是Historical Institutional Analysis之父,首次将博弈论等微观契约理论引入经济史研究。1994年以"Contract Enforceability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in Early Trade: the Maghribi Traders' Coali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3)一文蜚声经济史学界,当...
好像姚洋推薦過格雷夫的作品,模型好,史料足,而且很多話說得特彆有力到位。感覺很多學科的人都可以看看
评分經濟史 格雷夫
评分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和重讀,特彆是結閤同為比較製度分析的青木昌彥的作品後有瞭新的結論。第一,本書關於製度的定義是過於寬泛以至於很難運用的。第二,本書應該算作“以博弈論和製度變遷理論為基礎的經濟史理論”而非經濟史作品。第三,這種重構,即把史料破碎瞭用來將就理論的做法真的好嗎?還有待商榷。第四,它與諾斯的模式一樣,隻能處理曆史的局部而非全貌,確實是個遺憾。從這個角度上說它還不及希剋斯的《經濟史理論》。
评分Annoying translation.
评分視角很是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