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的作者带我们进入了十二部现当代文学名著:《狂人日记》、《知堂文集》、《电》、《边城》、《雷雨》、《十四行集》、《生死场》、《骆驼祥子》、《子夜》、《倾城之恋》、《长恨歌》、《坚硬如水》,仔细领会作品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位每一部作品的来源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借此提供更多言说的可能性。
陈思和,1954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主编。主要著作:《巴金论稿》、《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等。
同意另外一个书友的观点,说是文本分析,但陈是想通过代表性的作者作品探讨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他在序言里说现在考研的同学都不会阅读,所以意思是要提供一些文本分析的方法,确实很学院派,注重理论和框架性,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好像自己是在教室上课,不时老师还要敲黑板...
评分 评分至少作者有自己的观点。挺受启发的。大多数我都不太认同。批评张爱玲的那段,我觉得作者体会不到她的“看穿”并非源于“虚幻”和“没有经历”,恰恰是在没设防下遇到胡这样的“人物”,这两种全然不同的“真”碰到一起,张自然免不了心冷至极的。却也没有死绝。冷眼本出于心热...
评分至少作者有自己的观点。挺受启发的。大多数我都不太认同。批评张爱玲的那段,我觉得作者体会不到她的“看穿”并非源于“虚幻”和“没有经历”,恰恰是在没设防下遇到胡这样的“人物”,这两种全然不同的“真”碰到一起,张自然免不了心冷至极的。却也没有死绝。冷眼本出于心热...
评分因为学当代文学萌了陈思和,兴冲冲跑去借了他的现当代文学十五讲。我辈俗人,拿起自然先往通俗文学翻,张爱玲便成了首选。 陈先生拿《倾城之恋》做了解读范本,虽然这是张大才女文章中我比较不喜欢的一篇,还是冲着陈先生的名头往下看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范柳...
好看,可惜没有机会上陈老的课了呜呜
评分确有相当多的真知灼见,不媚俗,完完全全是一个诗情画意的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缘分。关于周作人的中肯评价,关于安那其主义的精准分析,关于鲁迅最珍贵价值的重新挖掘,确实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不仅仅学到了一种独到的见解,也学到了一条独立的思路。往下看,一定有更多惊喜。
评分越来越佩服陈思和这样的学者了,看他对《十四行诗》从内到外,挨个分析又整体概括,还有对张爱玲的褒贬,对周氏兄弟的探究,都很有见地和深度。
评分很好的经典入门读物。但仍觉得应该先品读了那些著作之后再读它效果更好。不认同的是作者对于《倾城之恋》中张爱玲解构爱情虚无的看法。总觉得张爱玲之所以这么些,是因为她内心其实是个真正相信爱情的痴傻女子,才会以这样一种反讽、犀利的手法来描绘各种华丽而苍凉的爱情故事的。
评分最喜欢这本,太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