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年秋,山东西南地区数千名男女跟着一个名叫王伦的宗教首领,发动了一场起义。依仗着可以护身、躲避枪炮的咒语,这些白莲教叛乱者杀了三个县的地方官员,并占领了具大运河畔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临清,最后,起义者被清政府彻底镇压。
韩书瑞运用了目击者的叙述、叛乱者的口供及官方奏报来探究王伦组织的背景和叛乱的过程。她分析了白莲教在清代社会中的作用,并说明了其分支教派清水教是如何为住在各处的信徒提供成就感和群体感的。在研究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状况之后,她提出,起义的原因更多地是源自教派组织和千禧年信仰的动力,而不是社会本身的危机。
韩书瑞现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系执行主任。1966年,她从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并获得前往台湾学习中文的机会,1968年在耶鲁获得东亚研究的硕士学位,197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之后,她进入宾西法尼亚大学历史系任教,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93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
大清乾隆三十九(公元1774)年十月,一个才不惊人、貌不出众的山东农民王伦在寿张县举起了反清大旗。徒众千余人扶老携幼,一路北上,攻州克县,最后被满洲调来的七千旗兵消灭于临清城下。王伦起义的规模并不大,持续时间也不算长,但由于当时几乎四海升平,使这场平地而起的农...
评分为黄粱美梦而奋起一搏,然而能做到的只是破坏,因为所想要的,不过是在彻底失败之前饱餐一顿,撑死亦在所不惜。 这是一本蛮中规中矩的故事书,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结论都交代得很详细,结构清晰,把这么一个其实蛮普通、在中国历史上再普遍不过的故事说得形象生动。然而作...
评分首先还是给江苏人民出版社,这一系列丛书应有的肯定。无论从题材,译作,还是印刷,都无可非议。 本以为区区一百多页,除了作者引用相当部分史材,及诸多学者著作成果。作者本人观点,倒无甚多出彩之处。过后,反倒一想,这些真实史材档案及各学者研究成果,给予读者有丰富的想...
评分为黄粱美梦而奋起一搏,然而能做到的只是破坏,因为所想要的,不过是在彻底失败之前饱餐一顿,撑死亦在所不惜。 这是一本蛮中规中矩的故事书,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结论都交代得很详细,结构清晰,把这么一个其实蛮普通、在中国历史上再普遍不过的故事说得形象生动。然而作...
评分为黄粱美梦而奋起一搏,然而能做到的只是破坏,因为所想要的,不过是在彻底失败之前饱餐一顿,撑死亦在所不惜。 这是一本蛮中规中矩的故事书,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结论都交代得很详细,结构清晰,把这么一个其实蛮普通、在中国历史上再普遍不过的故事说得形象生动。然而作...
1774年,曾经做过胥吏、粗通武艺和医术的山东寿张县人王伦带领信徒起义,成功袭击县衙后沿大运河北上,经过阳谷、堂邑等小村镇,在一路开县库取县银、开监狱放犯人的过程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最多时达到近4000人。最后,在进攻大运河枢纽、山东漕粮集中地临清城时陷入困境,被钦差大臣舒赫德带领的7000士兵剿灭。韩书瑞通过对“不清楚”、“不确定”的反复坦陈、与核心事实无关的细节铺陈,以及摆弄文字的语焉不详得出了最后的结论:从军事、经济、行政等各个方面来看,在王伦起义中都难以找到预示王朝崩溃的迹象,而只能归结为千禧年教义和王伦个人的领导才能,以及社会底层企图分享精英权利的冲动(然而这又与作者提出的白莲教是与绝大多数民众无关的宗教运动相矛盾)。事实不清晰,逻辑颇混乱。
评分有点乱,比较粗糙~
评分1774年,曾经做过胥吏、粗通武艺和医术的山东寿张县人王伦带领信徒起义,成功袭击县衙后沿大运河北上,经过阳谷、堂邑等小村镇,在一路开县库取县银、开监狱放犯人的过程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最多时达到近4000人。最后,在进攻大运河枢纽、山东漕粮集中地临清城时陷入困境,被钦差大臣舒赫德带领的7000士兵剿灭。韩书瑞通过对“不清楚”、“不确定”的反复坦陈、与核心事实无关的细节铺陈,以及摆弄文字的语焉不详得出了最后的结论:从军事、经济、行政等各个方面来看,在王伦起义中都难以找到预示王朝崩溃的迹象,而只能归结为千禧年教义和王伦个人的领导才能,以及社会底层企图分享精英权利的冲动(然而这又与作者提出的白莲教是与绝大多数民众无关的宗教运动相矛盾)。事实不清晰,逻辑颇混乱。
评分其实挺简单...被绕进去了...
评分对于一个在这个镇上长大的人来说,读这本书真是别有味道。这场叛乱意味着乾隆盛世的黄昏吗,这场起义是官僚的腐败或者对宗教思想的镇压导致的农民起义吗?作者认为都不是。起义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白莲教也并非思想纲领。在正统的社会阶层流动中的失败者和底层人物用白莲教建立了另一种社会阶层划分,随着这个团体的人数增加,他们向传统的社会组织发起挑战要求获取更多的利益,这就是这次起义的原因。而从历史的长远角度看,所有的孤立的白莲教起义是有联系的,他们就像海浪一样一次次拍击在海岸上,上一次的失败鼓舞了下一次,就像对“宇宙节律的回应”,而每一次的“预期的利益与叛乱成本之间的比率”持续改变,,最终导致了清朝力量一点点被削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