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辽金契丹女真史学界与民族语文学界彼此十分隔膜:一方面,辽金史研究者大都不能掌握利用契丹、女真文字资料;别一方面,民族语文学家又未能向历史学家充分展示这些资料在历史研究方面的价值。以至于有不少历史学家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民族语文资料对于辽金契丹史研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其实,就契丹大小字石刻对字史、契丹研究的潜在价值而言,如果能够对它们加以充分发掘和利用,其重要性将不亚于突厥语史、蒙古语文之于蒙元史。
本书收录了刘浦江先生于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方面的17篇论文,记录了其近十年来的学术轨迹,体现了其着力于新材料与新问题的研究取向,为其于辽金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对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刘浦江,1961年生于上海,祖籍重庆垫江。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1983—1988年在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任教。1988年4月调入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专业领域为辽金史、民族史,兼治宋史。著有《辽金史论》(1999)、《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3),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文史》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
一、 说来惭愧,我是前不久才无意中得知刘浦江先生所著《松漠之间》一年前就已问世。这本自选集收录了他治辽金史二十年来的17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说代表了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最高成就。细读这本集子,字里行间令人感动的不仅是对一千年前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的洞见,...
评分 评分唯“春水秋山”一篇有用,讲了契丹虐女真事。
评分刘浦江的历史研究视野确实辽阔,然史料选用狭窄了点,分析不能举一反三,《德运之争》、《契丹历史记忆》就被赵永春不断反驳(参看赵永春《中国古代东北民族的“中国”认同》),刘浦江没能给出解释,刘浦江女真汉化的观点也与赵永春认为女真没有全盘汉化相抵触。这点赵永春却对史料举一反三地分析了。
评分这个。林梅村是不是也写过《松漠之间》,讲西域考古的。考证也很严谨。
评分唯“春水秋山”一篇有用,讲了契丹虐女真事。
评分刘浦江先生是一名真正的学者,投身于研究之领域,不甘平庸,刻苦钻研契丹等文字,方才打开了研究的崭新天地。逝者已矣,后继者更当拾级而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